《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见,环境创设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发展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更是丰富班本课程的一个重点。为此,春意盎然的4月,我园围绕“班本课程与环境跟进”进行了专题研究。本次研究分三步进行:
一、环境再现,衡量得失
4月上旬,每个自主主题实施完成,幼儿园要求教师将自己开发的主题进行展板呈现,展板呈现的过程就是教师对自己的班本化课程进行再思考再完善的过程。每个教师从班本化主题开展程度进行深入反思。实践出真知,最后的结论是:适宜性才是班本化主题开展的关键内容。
二、交流分享,聚焦问题
4月中旬,我园组织教师对各班呈现的展示墙进行交流评比,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他人的主题来对比反思自己班的主题,从而提高教师对班本化课程实施能力的新认识。同时我园乘势而上,引导教师亮出观点,提出困惑,在倾听教师的心声中寻找问题的症结,思考操作的新程序。
三、思维碰撞,剖析优化
分享之后,我园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总结,并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进一步与教师互动,大家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寻找支点,亮出观点,既剖析班本化主题实施中的得与失,又提出优化主题环境的新策略,大家对班本化主题环境展示有了新的认识。
本次实践研讨,帮助教师认清了班本化课程与主题环境的关系,巩固了实施过程,同时也激发了教师建设课程、丰富环境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