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开展幼儿普通话发音纠正活动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幼儿期正是孩子语言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口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孩子只有在这一阶段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他人交往,同时也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所以重视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就让孩子从小说普通话。
但最近在我们班各种活动中我发现我们班很多小朋友都有各种语言交流上的问题,如:口齿不够清楚,平翘舌音不准确,语言滞后于思维,表达时不够专注等等现象。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班开展了一些普通话发音的矫正活动:
(1)教师正确示范。
教师要用正式的普通话与儿童交谈,做到发音正确、说话完整、清晰,语速要慢,以便儿童模仿。
(2)提供练习改正发音的机会。
对个别儿童不正确的发音和不到位的发音进行重复训练,从发音部位、发音口形、语感到语义都应找出弊病、解释清楚,这关键在于为儿童提供练习发音的机会。比如,孩子经常会将死发音成“shi”,“走”发音为“zhou”,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抓住时机进行纠正。
(3)在日常生活中随机纠正,培养辨音能力。
在我们平时的交谈中,儿童会有时普通话发音错误的时候,鼓励别的孩子纠正发音错误,鼓励他们大胆说。
同时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也尽量提供给小朋友运用普通话机会。 (一)看图讲述。讲述是发展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看图讲述是要求儿童将平时所积累的词语按照讲述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灵活运用语言进行表达,这样有利于提高儿童的语言水平。
(二)复述故事,故事儿歌创编。教儿童复述故事,这能锻炼他们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特别是连贯叙述的能力。同时,也能使儿童领会故事意义和语言美。然后通过学习,调动儿童已有的经验,进行创编;通过模仿创编,儿童积累了更多语言“养料”,学习到了更加规范生动的语言,进一步为儿童的普通口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观察说说。在科学课利用具体的实物情景,对儿童进行口语方面的训练。主要形式有:看实物说、观察大胆说、看场景说等。如“看实物说”,儿童在园已通过课堂教学了解了什么是生活用品,为了巩固儿童所学的知识,我们发飞信让家长帮忙让儿童在家里寻找认识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让儿童讲述生活用品的名称,目的是为了引导儿童进一步认识各种生活用品,并通过观察来培养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玩玩说说。区角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利用游戏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对儿童有极大的吸引力,能满足儿童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因此应该充分利用游戏这一最好形式,让儿童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从而在愉快的气氛中使口语能力得到发展。通过“小书虫”、“中国移动营业厅”、“爱探险的朵拉”、“米奇商店”等活动区活动,培养与发展儿童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
(五)动动手再说说。儿童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心,总想摸一摸、动一动、试一试。这个时期的儿童思维带有直觉行为的特点,并且逐渐向具体形象性过度。应该为儿童准备多种材料,供儿童操作演示手工制作来提高他们的普通话水平。
通过多种活动以及平时的发音矫正,很多孩子开始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相信通过一段时间这样的活动我们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有更大的进步。
语言是人们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语言是——普通话,我想人人说好普通话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教每个孩子说好普通话是我们教师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尽好责任与义务,从而为提高全民族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区域活动中及时纠正个别幼儿的不正确发音。

让发音正确的幼儿纠正发音不正确的幼儿。相互促进普通话的发展。

教师正确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