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内公告: 宋剑湖幼儿园2025年秋学期托班、小班新生生源摸底和中大班插班生源摸底调…  
 
 
  首页>>资源中心>>园本课程>>乐享自然>>文章内容
 
【秋收冬藏】中二班:“银”为有你,三生有“杏”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23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奚洁     来源:原创

“银”为有你  三生有“杏”

——中二班“趣探银杏”班本课程 宋剑湖幼儿园  奚洁、朱家豪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大自然、大社会是孩子们最真实的、最丰富的、最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

 

一、发现儿童,应运而生

秋天的幼儿园,瓜果成熟,孩子们欣赏着园所里的秋景。红红的辣椒、被石榴压弯了的果树、飘落下来的梧桐叶、松果,阿姨们采摘柿子、搬运柿子的景象

突然,“好臭!”“臭死了!”……随着阵阵微风吹起,鼻尖传来一股股难闻的异味。“怎么会这么臭的?”鑫鑫的话语引起孩子们的一番寻找。终于,孩子们发现了臭味的来源——地面上一颗颗圆滚滚、黄灿灿的小果子。这时,老师急忙说:“不能用手碰果子哦,不然会烂手的,”孩子们被老师的这句话吓得都不敢再伸手。一路上,大家对不能摸的果子尤其感兴趣,很好奇“为什么不能摸?”这到底是什么果子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照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序号

形式

内容

发现

1.

幼儿再次来到山坡上

幼儿仔细地观察有臭味的果子是从哪来的?

原来果子是从树上掉下来的,树上还结了许多果子

2.

老师拍照

幼儿让老师用手机把果子和大树的照片发到家长群,回家后进行亲子调查解决问题。

调查果子和大树的名字等等

 

 

识别孩子需要,联合家庭力量

1.家长帮幼儿打印了图片带来学校分享;

 

2.孩子用表征的形式记录分享;

 

3.幼儿直接在群里用语音、视频的形式分享。

大树:银杏树

果子:银杏果

为什么不能用手摸:银杏果外边一层果肉状的为外种皮,外种皮内含银杏毒素,当果实落下时果肉破裂,用手直接接触,有可能引起过敏、中毒的情况。 

银杏果不能多吃,一次只能6.7颗,多吃了会中毒。

儿童课程的内容源自于孩子的生活与关键经验与银杏果的不期而遇,激发了孩子们探究的兴趣,通过观察、调查与分享,孩子们对银杏果的名称与特征等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能真正的追随儿童、顺应儿童、发现儿童、理解儿童、支持儿童,基于此,一场由臭味引发的与银杏的结缘之旅开始了。

二、资源分析,价值判断

因为银杏果,孩子们和老师对观察到的银杏树产生了简短交流。

微信图片_20221203194840.png

1.分析已有经验

我们从与幼儿一起讨论知道银杏的经验、采访家长了解他们的已有经验,再结合教师自身的经验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幼儿的经验

家长的经验

教师的经验

文文:小区楼下也有许多银杏树。

妈妈类:会吃银杏果,一次吃得不多,女性吃对身体好。

奚老师:以前学校里有一条银杏路,记得下雨后整条路上都铺满了金灿灿的银杏叶。

琪琪:公园里的银杏树和学校里的长得一样的。

朱老师:银杏叶像把扇子,天冷以后,银杏叶会凋落。

章老师:没怎么关注过银杏树但是知道银杏叶的样子。

保育员阿姨:吃过银杏果,很臭,不能多吃,一次吃个7个左右,放在微波炉里加热后即可食用。

2.对接《指南》,预设目标和幼儿可能的发展

1)能主动观察银杏的变化,用表征的形式记录下来。

2)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

3)能主动参与一系列的商量讨论,感受积极参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4)能亲子合作创作关于银杏的作品,感受银杏的美妙。

 

3.依据预设目标,对接课程中可利用资源

资源类型

预设资源内容

自然资源

自然物拼搭、游戏

家庭资源

共同收集银杏叶制作银杏叶贴画、亲子制作美食

绘本资源

有男孩树和女孩树吗、《一棵银杏树》、《落叶跳舞》

环境资源

美工区关于银杏的创作(水墨、写生、树叶贴画);

阅读区绘本游戏银杏叶书签、银杏叶拓印、银杏树下的我等等支持。

网络资源

1. 银杏叶变色过程

2. 银杏果发芽过程

4.结合主题内容,预设可开展的活动

领域

内容

目标

 

语言

《秋天的画报》

《捉迷藏》

《秋天的颜色》

《老爷爷的帽子》

1.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

3.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数学

《它们一样多吗》

《比一比,说一说》

1.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粗细,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

艺术

美术:《树叶变变变》

音乐:《小树叶》

1.能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2.能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到的事物。

3.愿意参加歌唱、律动等活动。

综合

《捡落叶》

《冬爷爷来了》

1.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

2.能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

科学

《有趣的树叶》

《螃蟹》

《各种各样的取暖工具》

1.能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

2.能用一定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3.能感知和发现不同季节的特点,体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

三、资源利用,课程推进

1.关键镜头一:银杏果可以吃,可果子那么高,我们怎么把它摘下来呢?

幼儿表述

已有经验

鑫鑫:我们可以用梯子靠在树上,然后戴好手套爬上去摘果子。

1.幼儿在幼儿园见过阿姨用工具摘柿子的情景,所以会想到要使用摘果子工具。

2.10月初带着孩子们感受过“桂花雨”,发现摇晃一下树枝,就会有许多桂花掉下来。

3.幼儿在教室里见到老师会踩到桌子上悬挂物品的经验。

梓梓:搬桌子到山上,然后站在桌子上摘果子。

开心:用棒子甩一甩,果子不就掉下来了。

可馨:我会抱住大树然后晃一晃,把果子晃下来。

泽泽:还可以用学校摘柿子的油桶工具摘果子。

追随幼儿的兴趣,我们开始了采摘银杏果之旅。

幼儿原有经验

获得的新经验

支持策略

1. 利用摘果子工具,把银杏果摘下来。

2. 利用梯子,人爬上去即可摘果子。

1.将几根较长的树枝绑在一起或者用PVC管接在一起就能把银杏果拍打下来。

2.下过雨后,地面上会有被雨水打落下来的银杏果。

1.教师提供可利用的材料供幼儿探索,在探索中找出适合的,安全的方法。

2.追随幼儿的兴趣,将短棍转化为能够到果子的长棍,孩子们联想到可以用树枝来代替,几根树枝组合到一起就能够到果子了。

教师分析:

幼儿将看到的、想到的采摘方法变成自己的想法,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感受到了探索的乐趣,找到最适合也是最安全的摘果子方法。采摘银杏为后续的活动提供了材料准备,更重要的是,让幼儿体会到亲近自然的乐趣,发展了幼儿爱自然、爱生活的情感。并且在这种主动建构式的学习过程中,孩子的探索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表达表征能力等都在不断地提升。

 

问题1:追踪银杏果

大头:银杏果可以吃的,我们怎么把果仁取出来呢?

起初,幼儿觉得和去葡萄皮番茄皮差不多,有的直接戴上手套用双手去皮,有的用塑料瓶碾压,但一下午才剥了十颗左右,效率很低。当天离园后,幼儿回家和父母、爷爷奶奶们讨论后,得知要先浸水再剥。于是幼儿将银杏果放在水中浸泡,一周后再取出银杏果时,只轻轻一捏,外皮就脱落了,白白的果核出现了。将果核晾晒干后,幼儿将果核带到生活区,尝试用手捏,放地上砸来打开果核,最后发现最简单的方法是用锤子敲打,接着再去除一层薄薄的果衣,就得到了黄绿色的果仁了。

教师分析:

在帮银杏果去皮的活动中,幼儿获得了关于银杏的丰富感性经验,而且感悟了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懂得了凡事要多思考、多尝试才能够解决,对于这些经验可迁移运用在其他情境下,幼儿在生活中获得多方面的助益。

 

问题2花样烹饪,食润童心

可馨:这么多果仁,我可以带回家给妈妈也吃点吗?

教师在家长群中发起倡议,鼓励家长用银杏果仁来做菜,尽量让孩子参与烹饪过程。各个家庭用幼儿带来的食材,做出八宝粥、银杏炒水芹、银杏排骨汤等食物,并和大家分享图片。幼儿通过味觉体验加深了对银杏的认识,看到亲手剥出的果仁变成餐桌上的美食,加深了幼儿的成就感,培养了幼儿自尊、自信的态度。

 

2.关键镜头二:为什么有的叶子是完整的,有的叶子是裂开的?

幼儿表述

已有经验

泡泡:上面的叶子能很多晒到太阳所以会裂开,下面的叶子被遮住了所以没有裂开。

前期小班的时候幼儿已经对树叶有过初步认识,知道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和种类各不相同。还知道阳光照射的程度可以影响叶子的颜色,会变黄。

谷谷:可能是因为叶子的种类不一样引起的。

根据幼儿提出的疑问,教师组织幼儿走进银杏林对树叶进行有效观察,大胆表述,最后通过绘本《有男孩树,有女孩树吗?》从中发现银杏的秘密。

幼儿原有经验

获得的新经验

支持策略

银杏叶像把小扇子。

1.知道完整的叶子是雌性的,裂开的叶子是雄性的。

2.雌性的叶子上会结果,雄性的叶子上不会结果。

1.教师没有马上介入,而是通过谈话活动让他们讲述发现。有的孩子说一种叶子像“裤子”,一种叶子像“裙子”就好像是爸爸妈妈。

2.根据幼儿的猜想,投放绘本发现秘密。

3.利用视频验证幼儿猜想,得出结论。

问题1:银杏叶有雌雄之分,那果仁有没有雌雄呢?

幼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果仁,果然有孩子惊奇地发现果仁身上隐藏的秘密。有的果仁身上只有一条线,被分成了一半,有的果仁身上有三条线,被分成了三面。幼儿用记号笔将果仁身上的分割线清楚的画出来,最后通过视频证实原来果仁也有雌雄,一条线的是女果仁,三条线的就是男果仁。

 

问题2:教室里的两只螃蟹有没有雌雄呢?

因为是辰辰带来的,所以她告诉大家,里面两只螃蟹,一只是公的,一只是母的。接着,幼儿在观察螃蟹的过程中发现一只螃蟹肚子上是尖尖的,一只螃蟹肚子上是半圆形,而且尖肚子螃蟹比半圆肚子螃蟹小。大家七嘴八舌猜测着,雄性螃蟹肯定是半圆肚子,因为它体型大就像是爸爸,尖肚子螃蟹体型小就像是妈妈所以是雌性螃蟹,最后幼儿通过视频知道雄螃蟹肚子上是三角形,雌螃蟹肚子上是大半圆,大鳌上面有毛。

 

教师分析:

幼儿在探索中获得新经验的同时,还在捡银杏叶的过程中,边捡边进行数数,自然中培养数数能力,在观察螃蟹的过程中发现比大小的关系。幼儿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猜想、表达,其表达能力又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幼儿与大自然之间本就存在的密切的联结,丰富的语言表达既能让我们走进幼儿的内心,也能让幼儿走进自然的怀抱。

 

3.关键镜头三:这么冷的天,银杏树它会冷吗?

幼儿表述

已有经验

鑫鑫:它也很冷的,你看它的树叶都在一片一片掉落下来。

前期小班的时候孩子们已经感知过树叶的变色,知道冬天来了树叶会从树枝上掉下来,树枝上就变得光秃秃的,等到春天时树枝上再长出绿芽来。

糖果:之前看到的叶子是绿色的,现在的叶子是黄色的,因为冬天来了,叶子要变黄色凋谢了。

泽泽:大树肯定冷呀,你看叶子上都有咖啡色了。

问题一:守护行动

开心:我早晨戴了手套来路上就不冷了,那大树可以戴手套吗?

幼儿表述

已有经验

谷谷:大树不要戴手套,大树是刷白色,我在路上见到过。

幼儿通过散步时观察到的幼儿园景象(大树穿上黑衣服、水管绕上毛巾等)联想到银杏树也可以用同样的办法。

鑫鑫:幼儿园门口有两棵树套上了黑色垃圾袋,我觉得银杏树也可以这样。

博博:毛巾太小不够,可以用长长的布。

问题1:刷白色的油漆,大树不臭吗?

  通过家园合作,孩子们知道大树身上的白色是石灰水,石灰水干了以后能为树木保温,让它们平安地度过冬季。

  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着,孩子们不惧寒冷为银杏树穿上衣服,他们有的刷石灰水,有的用布包裹着,有的把掉下来的树叶全部送到大树脚下给它送去温暖,孩子们即使小手、鼻子被冻得红红的,心里依旧暖洋洋。

幼儿原有经验

获得的新经验

支持策略

孩子们见到公园里的大树下面都有白色的漆

白色的漆是石灰水,石灰水可以为大树保温。

 

让幼儿收集材料,尝试合作,最后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效果。

四、创设自主环境,灵活拓展学习

我们将银杏果、银杏叶放入区角,孩子们在这些材料的摆弄中激发游戏兴趣,生成游戏内容。

美工区:银杏叶、颜料、树枝、彩泥、纸盒……(通过多种材料提供,让幼儿自主选材进行银杏叶的创作)

语言区:各种有关银杏树的图片、书籍、照片……幼儿自主讲述有关银杏的故事)

益智区:加工果仁颜色后进行规律排序,放在迷宫游戏中当作机关阻碍通道等。

区域

内容

美工区

银杏写生(水墨、简笔画)、树叶贴画、彩泥银杏林、银杏树下的我......

建构区

自然物拼搭......

图书区

树叶书签......

科学区

白果沉浮、洗出叶子颜色、银杏叶的变色过程......

 

五、实践收获与反思

1.合理把握教师角色

  教师在活动中“高自主、低控制”为原则,要重视在提供知识经验、组织讨论和创设任务目标等方面发挥作用。如在本次活动中,许多幼儿并不具备“银杏果核可以吃”的知识,教师提供相关知识,可以更好地引导幼儿的自主活动。

2.面向问题开展活动

  班本生成课程中的各项活动要以问题为基础,让幼儿亲历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各项活动都在具体的问题之下开展,而且往往在每次实践活动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每个问题都通往一个探究的舞台。教师在活动中要创设宽松的氛围,鼓励幼儿针对实际问题展开探究。对于一些普遍存在的、较棘手的问题,可以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共探解决方法。

3.多向拓展课程内容

班本生成课程与生活本体相融,往往可以从最初的切入点,关联到其他的生活层面,带动一连串的探究活动。教师在课中要多向拓展课堂内容,以课程主题为基点,促进幼儿在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幼儿探究了银杏、银杏果的外形、结构,积累了许多科学知识。在科学探究以外,也加入了手工劳作、美食烹饪等活动,让幼儿的体验更加丰富多元。

“银”为有你三生有“杏”的课程活动中,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奇妙的大自然。他们亲历了观察树木、采摘果实、取果核和烹饪银杏等活动,实现了探究能力、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活动拓展了孩子们的经验和视野,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表现、不断探究、发现的精神都将成为他们成长路程中的指示牌,指引他们继续向前!

六、未完待续:

1.果肉里的白芽,它会发芽吗?(培育白果芽)

2.为什么银杏树树根旁边还长了许多小树枝,其他大树旁边却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有呢?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剑湖街宋剑湖幼儿园    电话:0519-8838280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