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种子
小四班班本化课程
夏琳 彭冰雪
一、课程缘起:
10月8日
一天午后,我带孩子们到百草园散步,孩子们在草地上发现了小小的蒲公英!
有的孩子在吹,有的孩子在观察……
月月:吹一吹蒲公英,蒲公英的种子就会飞起来~
昊昊:我觉得像白色的降落伞!
宏宏:我觉得比较像雪花!……
百草园里很多植物开着金灿灿的小花,原来这就是蒲公英啊!只见孩子们把铲刀插入泥土,一株蒲公英到手了。哇!这么多的蒲公英,今天肯定收获满满。
1.了解蒲公英:
回到教室,通过《一个疯狂蒲公英》短视频,让孩子们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了蒲公英。
这个过程中孩子和老师都被这个短片感动着。
教师思考:
《蒲公英的疯狂》表达的是对生命和爱的执着,是对生命的珍惜!在现在全球疫情的情况下,我们不也需要这种精神吗?
2.照顾蒲公英
观察、拍照后又挖了几颗带到教室里让小朋友观察。采摘的蒲公英插入小花瓶中,放入教室角落里。
昊昊:蒲公英的叶子像玩具的齿轮一样!
瑶瑶:蒲公英的叶子像恐龙尖尖的牙齿!
晨曦:蒲公英的叶子也很像锯子的齿!
3. 收集蒲公英种子
我们在百草园和蒲公英做游戏,还找到了很多它的种子。
4.蒲公英的故事
关于蒲公英有很多故事呢!《飞吧,蒲公英》《勇敢的蒲公英》让我们知道蒲公英的种子可以飞到很远的地方。脑洞大开,孩子们发挥无限的想象讲述自己的想法。杰杰:蒲公英的种子飞到油菜地里,油菜地里长出了美丽的蒲公英。
涵涵:蒲公英的种子飞到公园里,蝴蝶和他们做朋友哦!
阳阳:蒲公英的种子飞到了我家门口哦!
5.蒲公英的约“绘”
认识了蒲公英后,美工区里通过团一团、印一印、画一画等方法制作蒲公英,更加深了他们对蒲公英外形的认识和了解。
教师思考:
在和蒲公英游戏了一段时间,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种子产生了有极大的兴趣,于是我们根据小朋友的兴趣,我们又展开了一系列以“种子”为主题谈话活动。
种子初探:寻找种子
10月20日
问题一:小种子藏在哪里?
带着孩子们的好奇,我们一起进行了谈论、探索。
“我吃水果时候吃到白色和红色的红龙果,它的种子在果肉里面。是黑色的小点点,可以吃到肚子里。”
“哈密瓜的种子在果肉里面,不可以吃到肚子里面。”
“我妈妈说草莓的种子就在草莓的外面,还是黄色的小点点,可以吃到肚子里。”
“水果里找一找!桂圆的种子在哪里?我会剥桂圆,桂圆的种子在果肉里面,一粒大大的圆圆的黑珠子。桂圆真甜,自己剥得更好吃~!桂圆的种子不能吃进肚子里”
“坚果里找一找?剥一剥花生,花生的种子真香啊!它的种子在壳里面。”
经过讨论发现“有的小种子是在果肉里,有的小种子是在果皮里,有的小种子是在果壳里”,“有的小种子可以吃,有的小种子是不可以吃到肚子里的”。
10月24日
问题二:秋天可以播种吗?
今天我们进行了关于种子的讨论
烨烨:这是上次我们散步时看到的小圆珠子
一诺:不对,这是种子,上次老师说了。
年年:种子可以种在土里的。
涵涵:那会长出小芽吗?
小结:秋天丰收的季节种子就会落下来,把它种下去,有可能会发芽。
通过几天的观察发现经常带孩子们接触大自然,能激发他们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就如《指南》中科学领域对幼儿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亲近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每个幼儿都有关于种子的生活经验,班本化主题《遇见种子》就这样展开了。
二、课程目标:
《指南》指出:小班幼儿科学探究的目标是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发现其明显特征。
因此,我们生成了以下三个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各种各样的小种子,了解种子的特征、结构及其生长过程。
技能目标:能用多种感官感知种子,在寻找、比较和观察中,发现不同种子的奥秘。
情感目标:在与同伴的合作游戏中,体验与种子互动时带来的快乐,萌生对小种子的爱惜之情。
三、课程脉络:
在确定好探究主题后我们就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了孩子们想要了解的内容,并开始布置提供探究的教室情境,收集物品材料。
01课程思维导图
整个课程分为三个部分展开,以孩子的问题为基点,向上延伸,帮助他们进行知识的重新构建。通过提问、讨论、探究、实践、观察与体验,让孩子们对种子的了解有更加直观、全面的了解。
四、课程实施:
Part01——亲亲种子
(1)种子大调查
在主题活动开展之前,我们邀请爸爸妈妈们一起收集各种种子,帮助孩子获取有关种子的知识。我们设计了种子调查表,让孩子们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2)种子初体验
我们将孩子们带来的种子展示出来,孩子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比一比的方式,发现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增加对种子的认识。通过“种子分类”的游戏,锻炼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与种子的游戏中,孩子们对种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会到处寻找种子,发现种子。
在吃在吃水果的时候,拿着熟透的香蕉,正准备把它丢进垃圾桶,被一好发现了就来告状....
阳阳:思涵把不要吃的香蕉扔掉了!
思涵:香蕉里有黑色点点的东西,是坏掉啦!
阳阳:那是香蕉的籽也可以吃的
思涵:那这是不是种子,种子能不能吃?它有什么用?....
Part02——探秘种子
针对孩子们的问题,班级教师进行了课程的中审议,以探种子为重点,追随幼儿的问题,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搜索相关的资料,预设不同形式、五大领域的有趣的系列活动,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和成长,引导幼儿感知种子的作用与生长的过程,充分探究种子的秘密,引领幼儿走进种子的世界,共同经历一次奇妙的发现之旅。
喜欢探究活动,在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学习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发芽需要自然条件。
1. 在日常活动中种植、观察、照顾大蒜、土豆、蒲公英等种子。
2. 午餐时,咽下最后一口饭菜再离开饭桌,知道种子长大要悉心照顾,要爱惜粮食。
1. 在家和孩子完成一次种植活动,能和孩子一起照顾种子,观察并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鼓励孩子一照顾植物。
2. 能和孩子一起阅读有关种子发芽的书,和孩子一起讨论与交流种子成长的时间。
美工区:提供不同种类的种子、树叶、彩泥和硬纸板,幼儿在彩泥上进行种子贴画。
阅读区《蚕豆大哥和蒲公英》《一粒种子的旅行》等,自制果实图片,自制种子发芽图片供幼儿翻阅,了解发现“种子的秘密”
建构区:
1. 建高楼:提供硬纸板、奶粉罐、旺仔牛奶罐、木头片、彩色塑料圈、松果、废旧磁带盒等,引导幼儿用垒高和架空的搭建方法建构。
1. 在“小种子快快长大”中,我们利用图示记录种子从发芽成长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2. 帮助幼儿对种子发芽过程有一个初步了解,知道发芽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帮助幼儿梳理相关的常识。
(1)种子怎样在长大?
种子种到泥土里,它会经过怎样的生长过程,最后破土而出跟我们见面呢?带着孩子们的疑问,我们一起到绘本故事《小种子》来寻找答案吧!
我们了解了种子发芽长大,了解小种子长大需要太阳、泥土、水、营养!种子会长出根,吸收水和营养。我们还回家把这个故事告诉了爸爸妈妈,还和爸爸妈妈一起讲述这个故事。
真希望自己能种一颗种子!
分析思考:
教师善于发现和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积累经验。教师为幼儿提供探究的氛围,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积极性感染和带动幼儿。种子宝宝是怎么长大的呢?我们通过绘本和图片视频,了解种子的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一粒种子的旅行》《小种子》《妈妈买绿豆》等绘本,故事生动有趣,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小小的种子逐渐住进孩子们的心中……
(2)所有种子都一样吗?
通过各种感官幼儿自主探索发现种子的秘密,知道种子有各种各样,宝贝们探索发现了橙子的种子较大,香蕉、火龙果的种子较小。蚕豆是肾脏形,豌豆、龙眼是圆球状;花生是椭圆形;瓜类的种子多为扁圆形。蒲公英的种子还有毛茸茸的羽毛等等。有软的、硬的、大的小的,各种颜色等等,满足了幼儿探索的欲望。
Part03——种植种子
(1)在哪里种?怎么种?
深入探索:种种子
11月3日
在我询问过种子怎么种时,孩子们纷纷回答我,放在土里,再问全部直接放在土里就行了吗,他们就回答不上来了,通过观看视频、图片讨论等方式他们知道了种子的很多种种植方法,可他们还是想要用土种植,那怎么用土种种子呢?
晨曦:要先找一个种子
彤彤:把他种下去
阳阳:就能长芽了
昊昊:要泡一泡
有些孩子觉得豆子不要泡就能长芽了,所以我们进行了实验,把一部分豆子直接种在了土里,一部分先泡一天再种下来。
成信:我们把种子种在水里,会不会发芽?
瑶瑶:我奶奶把种子种在泥土里,我也想把种子种在泥土里?
然后孩子们每天来观察........
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天天会去观察,可是,迟迟都不见得发芽,而我们种下去的种子为什么不会发芽呢,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呢?
年年: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种子会发芽吗?
叶叶:我们种下去的种子为什么不会发芽呢,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种子发芽呢?
“种子”发芽啦
在孩子们的精心照顾下,没过几天,一些种子宝宝们就冒出小脑袋来跟大家见面啦!
A:哇,我的种子发芽啦
B:大家快看,我种的大蒜宝宝长这么高了
C:老师,我种的种子会开花结果吗?
D:老师,种子为什么会发芽?
因为种子就像人类一样具有生命力,它可以吸收营养,它主要由胚、胚乳,或是胚、子叶所组成。
一般种子要顺利发芽,必须满足四个基本条件:
1.需要足够的水分。
2.需要充足的氧气。
3.需要适宜的温度。
(2)我们的发现
种子露出了白白的肚皮 长出了白白的根
长出了长长的茎 根越来越多了
(3)我们的创作
风情万“种”
可爱的小宝贝们还把美丽的小芽芽画在了纸上,看我们画的是不是很可爱呀!
别看我们小,我们学着画一画种子宝宝和它长出的叶子!你们看,太阳表示种子晒到了太阳,水壶表示给它浇了水……
俊泽:小心翼翼地摆一摆小小的种子,我把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种子,一粒一粒的挑拣,分一分!我们很有耐心的!
锐锐:种子贴画做出来的真漂亮呢!快表扬一下我!
我们给小动物喂豆豆,嘴巴张大——啊,种子有很多营养的!多吃点,你们会更健康!
建构区:高楼大厦 娃娃家:翻滚吧,种子! 美工区:种子贴画
阅读区:一粒种子的旅行 科探区:种子发芽了 音乐区:种子音乐会
种子在生长(种子生长过程)
种子一天一天在生长,谁的种子会最先成熟呢?
土培的土豆、蚕豆、芋头、香菜都成活了!水培的豌豆、绿豆、黄豆、小麦、荞麦、水萝卜、火龙果种子、苹果种子也发芽长出长长的叶子。
分析思考:
孩子们亲力亲为,参与播种、照顾、观察记录,发现种子宝宝成长的变化。教师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种子成长新奇、有趣的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通过拍照和画图等方式保留和积累有趣的探索和发现。通过种植活动,感受到植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
在观察种子的过程中,在摸一摸、闻一闻、画一画中,看到黄豆没有发芽成功,发霉变臭时,讨论原因,感受生命需要呵护,就像小朋友自己,在大人的照顾下,慢慢的长大!
拓展发现:种子还有什么用?(榨油、喂小动物)
种子可以当成食物,可以开花结果,还有什么用呢?种子可以榨油!让我们来看看家里吃的油是怎么做出来的!榨油机真厉害,进去的是种子,出来是就是食用油啦!
家里养的小鸡,小鸡们喜欢吃玉米和小米种子呢!种子可以喂小动物!喂鱼喂鸡!
分析思考:
种子有什么用呢?原来种子除了可以繁殖和食用外,还可以榨油和制作饲料。虽然是小班的孩子,生活经验不多,但是他们的感受力比成人还强,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对种子越来越敏感,愿意自发的询问和努力的理解,教师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拓展他们的经验和视野,引导孩子们更加直观真实的去感受种子的价值!
分析思考:
种子真好玩!小种子与小班孩子的游戏互动,孩子们数学思维,手眼协调和艺术感受等都得到了发展。游戏是小班孩子学习的一种方式,他们投入的操作,不仅获得了愉快的体验,在过程中学习了观察对比、专注逻辑、记录表征、创造表达,动手动脑,建构经验,小种子散发出别样的价值!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想要激发小班幼儿学习探究的兴趣,需要老师先行一步,把自己变成小孩子,预设幼儿感兴趣的点,整合幼儿的有趣想法,设计适宜的活动,从而多感官的参与到种子探索中,支持和推动他们探究行为。
“遇见种子”的故事还在继续,教师追随、支持孩子的脚步也永不停歇!关于课程,我们想说:坚定“儿童种子观”,追随儿童兴趣需求,以“退一步”的姿态,迎接孩子“进一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