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美一夏
主题背景:
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我们要进行活教育。而我们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理念是:即课程源于自然,富有生活意味。
当孩子们对漂亮的绣球花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好奇,完全符合园本课程的理念,于是以园本课程的理念为引领,我们开展了本次的班本课程。绣球花的姹紫嫣红,让孩子们发出一阵阵的赞美声,孩子们在农场里久久不肯离去,面对孩子们如此高的热情,于是我们就顺应孩子兴趣,开启了一场与花的邂逅之旅。
主题目标:
1.认识绣球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爱护花草。
2.感知绣球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与合作意识,激发大胆展示的勇气。
3.培养认识,发表,探究,创造,展示绣球花的美的能力及综合利用各种材料,方法去创作、装饰、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
主题资源:
1.中四班小景种植的绣球花、幼儿园的绣球花
2.小朋友社区观察到的绣绣花
课程审议:
课程审议记录表
主题名称 | 绣球美一下 | 班级 | 中四班 |
审议人 | 居燕兰 闫芝婷 |
|
孩子的已有经验 | 4月,是绣球花盛开的季节!花大而美丽,花团锦簇,色彩粉蓝紫白绿,不断变化,让人赏心悦目。每天小朋友入园、晨间锻炼、餐后散步、放学回家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绣球花园里的绣球花了。少儿阶段是对事物最敏感的阶段,也是感受自然、认知自然的初级阶段,更是孩子对色彩最敏感的阶段,老师带孩子们一起欣赏美丽的绣球花,并讨论如何把绣球花的美在画纸上表现出来! |
孩子需要什么 | 种植绣球花:可以在幼儿园的花园或者阳台上种植绣球花,让孩子 们亲手参与到种植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学习如何挖坑、培土、 浇水等基本的种植技巧,同时也可以让他们观察绣球花的生长过程, 了解植物的生命力和成长规律。 探究绣球花的生态环境:可以让孩子们了解绣球花的生态环境,包括 它的生长地点、生长条件、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等。可以通过观察、实 地考察、阅读相关的书籍等方式来进行探究。 观察绣球花的生长过程:幼儿园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到校园里的花坛 或者公园里观察绣球花的生长过程。可以让孩子们观察花朵的开放时 间、花朵的变化等,帮助他们了解绣球花的生长过 |
我们提供什么 | 园内资源:幼儿园有种植绣球花 园外资源:小朋友生活的社区、公园等地方也有绣绣花 家长资源:带着幼儿寻找、观察、比较绣球花 |
我们做什么 (可能开展的活动) | 集体活动: 语言:绣球花儿开 数学:美美的绣球花店 科学:会变色的绣球花 音乐:狮子舞绣球 科学:留住绣球花 美术:五彩绣球花 美术:绣球花(写生) |
区域活动: 语言区:我最喜欢的绣球花 科学区:会变色的绣球花 留住绣球花 绘画区:五彩绣球花、、印染生花、创意生花、绣写生球花 音乐区:狮子舞绣球 数学区:美美的绣球花店 建构区:绣球花庄园 |
课程线索:
1.给孩子们展示绣球花的图片或实物,让他们认识这种花卉。
2.介绍绣球花的特点,如花色丰富、花形美丽、花期长等。
3.引导孩子们了解绣球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如喜欢阳光、喜欢湿润的土壤等。
4.给孩子们提供种植绣球花的材料和工具,如花盆、土壤、绣球花种子等。
5.指导孩子们如何种植绣球花,如选择合适的花盆和土壤、撒种子、浇水等。
6.让孩子们参与绣球花的日常护理,如定期浇水、施肥、修剪等。
7.观察绣球花的生长情况,让孩子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变化。
8.在绣球花开花时,让孩子们欣赏花朵的美丽,感受植物的生命力和魅力。
通过以上线索,可以让幼儿园的孩子们在种植绣球花的过程中,学习到植物的生长知识和护理技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耐心,同时也能让他们感受到植物的美丽和生命力。
课程实施:
故事起源
微风徐徐的午后,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散步,在转角的墙边发现了绽放的绣球花,小朋友们被美丽的绣球花吸引
方俊:老师老师,这里有花
伊一:这是什么花呀老师
老师:这个啊是绣球花
伊一:让我来闻一闻香不香
唐言蹊:我来摸一摸它
伊一:绣球花很香
唐言蹊:绣球花摸起来软软的,好像会碎掉。
方俊:老师我们能不能种绣球花啊?
老师:当然了,而且在上学期老师就种植了绣球花,今年又买了绣球花的花苗,我们再一起种植,相信不久后小朋友们就能看到我们自己种的绣球花开放了
方俊:太好了太好了
找找幼儿园里的绣球花
这个绣球花闻起来好像不太一样,绣球花苗好孤独啊,只有他一个
意义:通过找找绣球花活动也让幼儿更加熟悉自己的幼儿园每个角落有什么,也更能让幼儿在过程中增添对幼儿园的喜爱,幼儿也能学会简单的分辨幼儿园里的绣球花。
插曲:
我们的绣球花终于开放,但是好像跟之前学校里看到的不一样。
老师这个花闻起来也香香的,但是闻久了我觉得就臭臭的了。
老师这个花一点也不像一个圆圆的球,它的花上面还有长长的东西。
最后小朋友们一致认为这不是绣球花,经过研究,发现确实不是绣球花,没想到小朋友们心心念念的绣球花竟然认错了,大家都很难过。
没过两天,放学时我们收到了刘哲瀚爸爸带来的两盆绣球花,原来是刘哲瀚在回家后告诉了爸爸妈妈我们的假绣球花事件,刘哲瀚爸爸就给所有小朋友们带来了绣球花。
哇!这个绣球花已经全部开放了,好漂亮啊!第二天早上,又收到了刘瑾爸爸送来的绣球花。
观察绣球花,绣球花的种类
老师老师,这个绣球花为什么跟其他的不一样啊
是啊,它的花瓣好像小蝴蝶啊
老师老师这是绣球花吗
老师:小朋友们,这一盆也是绣球花,我们学校里的绣球花还有这三盆都是无尽夏绣球花
但唯独这一盆是另外一个品种,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是什么品种(蒙娜丽莎),也看一看还有什么品种的绣球花。
小朋友用画笔记录绣球花。
不一样的绣球花
小朋友们还利用教室里的泡沫膜自发的想用一个个泡泡来表现出绣球花瓣的瓣数之多,利用之前学过的拓印,将真的叶子沾上颜料印在绣球花旁,画出叶子脉络,添上小蜜蜂,感觉绣球花田已经在我眼前了呢!
救花
六一节过后,火辣辣的太阳照射着绣球花,土地里的已经不行了,教室里的也逐渐开始蔫了。
我们开始了一系列的救花行动,按网上方法晒太阳,给它补充水分,不放在水里,看看绣球花能好好生长吗?
第二天,我们的绣球花长得更好我们采取了两种方式
我觉得花朵都应该放在土地里养
不是的,我爸爸说绣球花特别喜欢喝水,我觉得它应该泡在水里养
天公不作美,周末下雨,一场雨让我们种在土地上的绣球花弯下了腰,花瓣也都被雨水打散,在土地上散的七零八落。
多样的干花制作
绣球花有些慢慢回转,有些却已经无力回天
老师绣球花太难种了
老师我想采一些绣球花瓣当做纪念
老师:那我们一起用干枯的花瓣看看能把他做成什么吧。
长出新芽
我们重新种下的绣球花种也开始发芽了,旁边的长春花也在努力发芽,好像在跟绣球花比赛,相信通过这一次的假绣球花事件,绣球花的养殖,拯救绣球花行动,干花瓣的制作,小朋友们在新芽发出来直到它们长大期间会更加细心照护,也在这一系列里了解了多样的绣球花!
课程反思:
教师的收获
1.发现兴趣点——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积极做好引领。
2.关注困惑点——运用有效策略积极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3.把握切入点——积极运用有效支架做好幼儿的引领者、支持者、帮助者
幼儿的收获
孩子们通过与绣球花的邂逅之旅,不仅对花组成、形状、种类、花意有了了解掌握,更重要的是通过此科学探究之旅激发了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科学学习使幼儿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教师的反思
一、适宜性——班本化课程的追求
虞永平教授说:适宜性是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追求适宜性也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价值指向。是的,只有适宜性的课程才能带给幼儿有效的发展。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班本化课程适宜性呢?
1、关注孩子的需要和学习愿望,使课程的内容具有教育价值。
“我们选择教材的时候,不但要问这种材料小孩能不能学,与他们的经验有没有衔接,我们还要问这种教材同他现在或将来的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影响。”正如陈老所说,我们选取课程内容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落点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看,幼儿的这种生活经验、兴趣需要是否具有发展价值和教育价值。所以,幼儿园适宜的课程实施就是一个不断满足孩子需要的过程,课程的每一项内容、每一个环节都是指向孩子的需要的,为着孩子的需要而安排的。
2、关注孩子的现有水平和挑战性,使课程的实施具有有效性。
主题活动内容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分课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已经完全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一个良好的课程实施者势必较好地关注着孩子的兴趣与需要,会选择与生成一些有价值的活动内容,这些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发展目标,考虑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即要求关注孩子的现有水平。关注了孩子的现有水平,我们还要求课程对幼儿是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课堂上就表现成真实富有个性的幼儿对教师精心组织的教学活动能够予以敏感的回应,能认真投入,积极动脑,不断想象判断推理甚至质疑、创新,表现出无穷的学习兴趣力。只有当课程内容对幼儿现有经验水平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孩子们需要跳一跳才够得着时,才会表现得异常专注与投入。所以观察幼儿园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表现就是判断课程内容适宜性与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3、关注孩子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使课程的实施具有可行性。
在主题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般选择孩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些具体物体或事件进行主题教育实施,而一些抽象的孩子难以观察的内容很难吸收进主题,但当孩子生活的周围有大量的信息资源,环境作为支撑时,我们适当可纳入主题活动中来,随之这些活动也相应变得适宜。可见课程适宜性要求关注孩子学习的周围环境与教育资源,使课程的实施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