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班班本课程:一抹色彩
宋剑湖幼儿园 夏琳 彭冰雪
课程缘起:
一次绘画活动中,成信小朋友苦恼的对我说:“老师,我给小人画的蓝色的头发,它怎么变绿啦?”我还没来得及解释,其他小朋友的问题也接踵而来——杰杰:“我的也变颜色啦!”
涵涵:“我明明画的很漂亮的颜色,怎么变得黑乎乎的?”
昊昊:“我没涂橙色,但是我的画上有橙色,真奇怪?”
面对孩子们突如其来的疑问,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让孩子认知颜色的好机会。
为了追随孩子们的兴趣,帮助他们进一步感知色彩,我们梳理了孩子对色彩的已有经验和价值判断,围绕小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关键经验预设了主题目标,顺延孩子的发展需求,给予积极回应与支持。由此,我们班本课程的探索之旅就开始啦!
课程预设

课程预设目标:
1.了解三原色,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发生变化,充分体验玩色的乐趣。
2.愿意看看、听听、讲讲;感受小蓝和小黄“拥抱”后的变化。
3.理解故事中变色龙变色的过程并能大胆想象和表达;理解故事内容,尝试模仿故事内容进行创编。
4.能熟练区分基本的颜色,通过观察、寻找等方式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体会寻找颜色快乐。
5.知道颜色无处不在,并了解颜色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6.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乐于探究,喜欢思考。
7.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同伴交流。

《指南》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了满足幼儿探究色彩秘密的好奇心,也为了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我们生成了班本课程“一抹色彩”,由此展开一系列的色彩游戏活动,以“玩”入手,带领幼儿观察身边及大自然的颜色,启发幼儿成为色彩世界的探索者。
提问:颜色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
昊昊:颜色精灵会变颜色
瑶瑶:小蓝和小黄握握手就变成了绿色,小红踢一下小蓝就会变成紫色。
烨烨:我也想当魔术师玩变色游戏。
叶叶:哇!颜色好神奇啊,可以变来变去。
探索篇
颜色小调查
为了让孩子进一步的感受颜色,我们开启了一场颜色大调查!请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合作,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和各种各样颜色的东西,并在幼儿园和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调查的结果。
媛媛说:“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消防车也是红色的。”
昊昊说:“太阳是黄色的。”
年年说:“我喜欢蓝色的天空。”
小班的幼儿对生活中鲜艳的颜色非常感兴趣,但由于年龄小,受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往往会把各种颜色张冠李戴。《纲要》中指出: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教师要懂得理解幼儿,尊重幼儿。于是,我们通过调查表了解孩子们喜欢的颜色,尊重幼儿对色彩认知的同时提升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引导幼儿大胆用颜色进行创作。
颜色在身边
大自然的色彩是会流动的调色盘,它描绘着世间的春夏秋冬。哪里还有好看的颜色呢?
1.寻找色彩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幼儿园里,幼儿园也是多姿多彩的,幼儿园有什么颜色呢?幼儿园的每个教室都是一样的颜色吗?我们喜欢玩的玩具都有哪些颜色呢?身边的色彩唤起了孩子们心中的那份好奇心。
彤彤说:“学校菜园里的菜是绿色的。”
俊俊说:“枫叶是红色的。”
叶叶说:“樱花是粉色的。”
烨烨说:“我们玩的轮胎是黄色的。”
锐锐说:“我喜欢绿色多肉。”
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发现了许多不同的颜色。
除了幼儿园里有色彩,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找到不一样的色彩呢?家长们利用周末空闲时间带着孩子一起走出家门去寻找大自然的颜色。瞧!家长们用相机记录了孩子们的发现。
烨烨说:“我找到了绿色的树叶。”
媛媛说:“我在家附近找到了红色的小花。”
菲菲说:“挂在门上的铃铛是粉色的。”
彤彤说:“快看!我找到了红色的番茄。”
2.收集色彩
每个孩子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大自然就是孩子最好的美育课堂。孩子们将掉落的彩色花朵和树叶收集起来带回教室,制作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花草瓶子。
依诺:“老师,你看我做的瓶子漂亮吗?”
思涵:“我还要多捡点树叶来装饰我的瓶子。”
雨依“我们把瓶子摇一摇,比一比看,谁的瓶子最好看。”
在寻找颜色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收集、制作等多种方式来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颜色,形成了一定的颜色概念。
探秘色彩
1.神奇三原色
通过再次阅读绘本《小蓝和小黄》,有小朋友问:“其他颜色加在一起会变出什么颜色呢?”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们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变色”实验。我们在瓶子里分别装上“红”、“黄”、'蓝”三种颜色。
锐锐说:“老师,为什么只有“红”、“黄”、“蓝”的颜色呀?”
因为红色、黄色和蓝色,它们是三原色,它们的本领很大,可以变出所有的颜色。在孩子们与三原色的互动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好看、好玩。更多的是小蓝和小黄走出绘本带领他们走进生活,我们跟随孩子在多元的游戏中感受颜色的魅力!
2.科学《颜色对对碰》
《指南》中指出:“要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鼓励和支持孩子大胆联想,积极操作,激发幼儿持续操作的兴趣,并在实践操作中探索物体并关注动作产生的结果。”于是我们准备好颜料、清水、水杯等,孩子们玩起了颜色对对碰的科学小实验。
媛媛说:“把蓝色和黄色混合,水变成了绿色。”
宏宏说:“老师,你快看,黄色加红色变成橙色啦!”
本次科学活动引导孩子们大胆动手尝试!孩子们在亲身体验,玩一玩中发现
了不同的颜色在一起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在实践操作中获取了新的知识经验,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
3. 游戏《彩泥变变变》
超轻粘土也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孩子们十分好奇不同颜色的粘土混在一起会发生什么神奇的变化呢,于是我们提供了“颜色变变变”的实验记录表来支持孩子们的探索需要。
4.美术《颜色渲染》
颜色是个神奇的家伙,平时看它不会动,但是把餐巾纸悬挂在上方,就会发生不一样的变化,不信就来看看吧!
菲菲说:“老师,快看,这是我弄的,漂亮吧!”
媛媛说:“我的餐巾纸这边,这边,还有这边都出现了绿色。”
瑶瑶说:“纸都变色了!”
依依说:“颜色爬上去了!”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在探秘变色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共同探索了颜料对对碰、彩泥变变变、纸巾渲染等。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望。
玩转色彩
颜色是多么的奇妙呀!“老师老师,我还想再玩一玩颜色!”颜色可以怎么玩呢?基于孩子们对于色彩的热情,我们又延伸出许多有趣的颜色游戏。
区域活动:
1.建构区《彩色积木真好玩》
彩色的杯子、积木可以搭建出漂亮的彩色城墙、搭建超级帅的城堡!
2.益智区《颜色分类》
孩子们发现可以将不同颜色的玩具进行排队。
孩子们再试一试中,发现可以排出很多方法,有黄色、绿色排序,也有蓝色、红色……孩子们通过学习探索了不同的排序方法。
3.彩色的世界
小朋友们发现了在区角里有涂上五彩颜色的透明树叶,放在眼睛上,到处照一照,看看周围的世界有什么变化呢?
年年说:“我看到了蓝色的世界,好好看啊,好像大海!”
叶叶说:“老师,我看到你是绿色的,好神奇呀!”
成信说:“我看到的东西都是红色的。”
4. 品尝颜色
当颜色遇上味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奇妙故事呢?孩子们一起分享、品尝彩色的糖果,原来,颜色还有不同的味道呢!
在这次颜色探索的活动中,幼儿不仅提升了审美能力,还知道了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有了颜色,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美丽。
会说话的颜色
对于颜色,孩子们的经验停留在玩色的种种乐趣之中,如何对现有的经验进行迁移和运用,来拓展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呢?于是,会“说话”的颜色产生啦!快来看看吧!救生衣、环卫工人服装都是橙色的,穿上这些服饰的人就多了一份安全。
安全标志都是黄色的可以让人们注意安全。
当然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需要使用到颜色,比如红绿灯、垃圾桶等等。交通安全教育应从小抓起,以培养出良好的出行习惯。小班幼儿认知水平较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所以,对孩子进行初步的交通安全教育不容忽视。
黄色+黑色是自然界中起警示作用的颜色
红绿灯警灯说: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警灯说:有事故发生
安全通道说:有危险要看好我走哦!
分类垃圾桶说:小朋友们要记得垃圾分类
课程生成网络图:

实施感悟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结合幼儿对颜色的喜爱,利用幼儿喜欢的各项活动,让幼儿在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加深对颜色的认识,感受颜色的变化。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颜色的认知,明白了色彩不仅仅在于颜料中,更存在于大自然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指南》指出: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让我们和孩子们继续下一个奇遇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