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内公告: 宋剑湖幼儿园2025年秋学期托班、小班新生生源摸底和中大班插班生源摸底调…  
 
 
  首页>>资源中心>>园本课程>>乐享自然>>文章内容
 
【班本课程】小二班班本课程: 蜗牛奇遇记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3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苏洁     来源:原创

                               蜗牛奇遇记

                               小二班  苏洁 赵阿敏

课程背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花草、树木。”大自然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是培养儿童观察力、动手能力、科学素养与探索精神的天然课堂,因此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便是让孩子爱上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资源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

课程缘起:

教室门前的种植地是我班孩子经常探秘交流、流连忘返的乐园。3月12日植树节,孩子们把上学期收获的牵牛花种子撒播在了种植地。春天雨水丰富,牵牛花种子也迫不及待的以另一种身姿与孩子们相会。一天雨后,孩子们自发地来到种植地观察牵牛花,彤彤发现牵牛花苗上爬着一只大大的蜗牛。她兴奋地大喊:“快看,这里有一只蜗牛!”小朋友们顿时围了上去,有的伸出小手触摸蜗牛的触角,有的试着去抓蜗牛的壳。一场蜗牛探寻之旅就此开启……

课程目标:

1.寻找发现蜗牛,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能参与简单的劳动和照顾,体验收获的喜悦。

2.定期观察与记录,探索发现生命科学的奥秘。

3.萌发关爱动物,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课程资源:

1.环境资源

(1)幼儿园种植园地、草坪上、植物上可以寻找蜗牛。

(2)幼儿园的教室可以有属于小蜗牛固定的养殖容器,进行养殖和照料,并有观察记录等。

2.家长资源

(1)家长和幼儿一起完成蜗牛的调查表。

(2)在遇到养殖困难时,家长能根据孩子的问题提供帮助解决,并能进行经验分享。

趣找蜗牛

小蜗牛都藏在哪里呢?带着寻找蜗牛的热情,孩子们很快在草地里、草坪旁、水缸外、木桩上等发现了很多大小不一的蜗牛。

彤彤:“快看!这是一只蜗牛!”

瑶瑶:“蜗牛下雨天会爬出来。”

安安:“我想在我们班也养蜗牛。”

依诺:“我们去问问老师可以养蜗牛吗?”

小朋友提出在班里养蜗牛的想法,大家纷兴奋地表示赞同。为了满足孩子地探究兴趣,于是,我们讨论决定开始和蜗牛的奇遇。

教师的思考:

我们与孩子们进行了关于蜗牛的谈话。在了解了孩子们已有经验和未知经验的基础上思考:“关于蜗牛,哪些是适合我们班孩子探究的呢?他们又可以获得哪些生长点呢?”

整理后,我们将轨迹重点放在了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及蜗牛的生活环境,希望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到观察探究蜗牛的乐趣,萌发喜爱蜗牛的情感。

小蜗牛亲子调查表

在寻找蜗牛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蜗牛产生了太多的猜想,为了解决这些猜想。于是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进行了关于“寻找蜗牛大行动”的亲子调查。

我与同伴分享

一起来看看宝贝们分享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的“寻找蜗牛”调查。

经过一番寻找与分享,孩子们不单对于蜗牛的外形有了更深的了解,还得知原来蜗牛喜欢呆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树叶上、菜叶上、草丛中、树上、浅水里、松软的土地里等等。

教师的思考:

《指南》提出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周末家长带着孩子,公园里、马路边、菜地里、墙角边寻找小蜗牛。通过实践调查并记录,孩子们知道了在哪里会更容易找到蜗牛。自然探究过程中不仅能为探究蜗牛积累经验、素材和问题。还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抓住时机开展饲养蜗牛的科学探究活动。

趣看蜗牛

1.我观察到的蜗牛

见到新朋友,大家好奇地看一看、摸一摸。蜗牛“不一般”的外形和举动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用什么工具观察呢?小朋友们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疑问。于是我们一起搜集了班上可以用到的观察工具。

我的观察发现:

豆豆:“蜗牛有四个触角,两个长长的,两个短短的,他爬的好慢。”

张灵:“蜗牛的触角就是它的眼睛,其他的蜗牛缩回去了,好喜欢睡觉。”

景汐:“蜗牛的壳摸起来了滑滑的,硬硬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还观察到什么?

我发现蜗牛有一个大大的壳,它在里面睡觉。

我发现小蜗牛喜欢吃菜叶。

我发现小蜗牛有很多的牙齿。

我发现小蜗牛的便便。

我发现蜗牛妈妈在照顾蜗牛宝宝。

我发现蜗牛的身上有很多点点。

我发现有很多颜色的蜗牛。

我发现小蜗牛有很多花纹。

我发现小蜗牛有很多花纹。

我们一起来讨论:

在观察、思考和讨论的循环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蜗牛的身体特征,初步地了解蜗牛爬得慢和爱睡觉的特点,还感受到了蜗牛高度的“警惕心”,了解到它的壳和触角能帮助蜗牛躲避危险,原来它是这样的蜗牛呀!

教师的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中指出“3-4岁幼儿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小朋友们通过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不断地提出问题,分享问题,加强了幼儿对蜗牛身体特征的认知,获得了珍贵的经验。

2.我来照顾小蜗牛

蜗牛起名记

王馨溢:“我们给小蜗牛起个名字吧,我想叫它‘爱心’”

张欣语:“我也要,我也要!我想叫它‘蜗蜗’”

景佑:“不好不好,要不叫它‘花花’吧!”

雪慧:“那我们问问老师帮小蜗牛取个什么什么名字吧”

老师:哦~你们想到了那么多好听的名字,不如我们一起投个票来选名字”

最终小朋友们投票选出蜗牛的名字叫“汪汪”

蜗牛的家需要什么

呀!小蜗牛怎么老是爬出来呢?小蜗牛在这里面会不会呼吸不了呀?小朋友在吃完午饭的时候对小蜗牛的家产生了许多问题。那小蜗牛的家需要些什么呢?

乐多瓶子

太小啦!小蜗牛都没地方爬了     

没有盖子的餐盒

哎呀,小蜗牛会一直爬出来!   

经过寻找发现!原来小蜗牛需要一个有盖子、空气可以进去的盒子。

新家

找到啦!合适小蜗牛住的地方

养好小蜗牛原来还需要这些

湿湿软软的小草

小蜗牛需要新鲜的食物

蜗牛喜欢吃什么

安然:“蜗牛最喜欢吃小草,我就是在小草下面找到的”

陈奕伽:“植物园里也有蜗牛啊,蜗牛应该喜欢吃青菜吧?”

陈信:“不不不,应该是喜欢吃树叶”

张奕璟:“我猜它和我一样喜欢吃胡萝卜”

小朋友们猜想的食物有非常多种,实践见真知,孩子们纷纷拿出从家里带来的食物,我们讨论之后决定做个短期的小实验一探究竟。每一次小朋友喂了食物给小蜗牛之后,就着急地观察起来,但直到放学食物都仍然“完好无损”。“它怎么不吃”“可能是不好吃”“我猜它不喜欢吃”“难道小蜗牛挑食”但是每次的第二天早上,小朋友就惊奇地发现食物都被啃了好多下,这不禁让大家充满疑惑,蜗牛是什么时候吃的?由于无法一整天持续地观察蜗牛进食,教师请幼儿通过共同查阅资料,间接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找到一本 《蜗牛的日记》,读完绘本,大家豁然开朗:“蜗牛早上睡觉,晚上吃食物。”蜗牛喜欢吃绿色植物,春天可以喂蜗牛白菜、青菜、莴苣,夏天喂瓜果,秋冬天喂胡萝卜、嫩菜叶。蜗牛也喜欢吃甜食。

我是饲养员

通过实验,小朋友对蜗牛进食有了更多的认识,不仅知道了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还了解蜗牛在晚上进食的特点,于是孩子们开始更细致地照顾着蜗牛宝宝。

教师的思考:

“幼儿科学学习是以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途径的”。特别是小年龄段的孩子对科学试验的兴趣不在于知道、理解具体的经验概念,更多的在于,对事物的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我们应当做的是,基于孩子的年龄特点追随他们的学习发展。“小蜗牛的秘密”这一问题的产生源于孩子,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学习与发展,而不是单一的告知结果。

趣玩蜗牛

语言领域《小蜗牛找房子》

教师的思考:

这是一个暖心的绘本故事,贴合儿童心理,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儿童的情感认知和自我认同,同时也启发了儿童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美术领域:可爱的小蜗牛、蜗牛之家

教师的思考:

《指南》健康领域身心状况中指出要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蜗牛手工多种多样,孩子们也跃跃欲试。他们迫不及待地拿上彩纸、画笔、粘土、颜料,制作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小蜗牛和蜗牛的小家。

体育领域:小蜗牛爬爬爬

蜗牛又是怎么爬的呢?通过观察,孩子们纷纷用自己的身体进行模仿,结合游戏,做出爬行的动作。看!我们的小蜗牛全都出动啦!

教师的思考

陈鹤琴先生指出: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儿童的工作就是游戏。儿童除了睡眠和饮食外,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游戏。通过课程的实施孩子们围绕着蜗牛玩出不同、玩出精彩!每个幼儿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大胆的用心灵感受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在游戏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音乐游戏:啪嗒啪嗒

啪嗒啪嗒蜗牛长了腿

啪嗒啪嗒蜗牛长了腿

往上上坡路

往下下坡路

去散步

课程故事的思考

这是一次饱含温情的生命之旅,在和蜗牛的交往中,幼儿了解了蜗牛的身体特征、基本需求、觅食和爬行行为、自我保护机制等,感受到了生命的多样、独特和珍贵,加深对生命概念的理解。 这是一次充满探究的自然之旅。在对蜗牛的探究中,幼儿尝试了观察、操作、实验的方法,体验了查阅资料、讨论等解决问题的多种方式,并用图画、身体动作、语言等多种形式表达了在探究过程中的发现与感受。  就这样,孩子们与蜗牛的故事在他们的心中成了永远的话题,每天都在发生着。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剑湖街宋剑湖幼儿园    电话:0519-8838280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