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创设: 1. 开辟“色彩收集廊”:展示幼儿在生活中收集的各种不同颜色的物品,按彩虹色规律摆放,供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品颜色的不同,引发幼儿对颜色探究的兴趣,支持幼儿对于物品颜色的探究。 2.展示“奇妙颜色墙”:利用空置墙面,布置幼儿收集的或是用相机记录的体现大自然中奇妙色彩的照片、图片,如彩虹、云彩、河流,以及有鲜明色彩的植物、动物的图像资料,引发幼儿观察、交流和探究。 3.开设“七彩手工坊”:利用墙面及桌面空间,展示幼儿制作的各类彩色创意手工作品,如彩色糖果、五颜六色的服饰、七彩项链等,供幼儿相互欣赏,激发幼儿的想象与创造,并利用手工作品开展买卖游戏。 4.丰富“松散材料区”: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类自然物,如:红色的枫叶、黄色的银杏叶、褐色的梧桐叶、金色的菊花、棕色的松果等,便于幼儿观察、触摸,感知植物的色彩;同时寻找生活中多彩的颜色材料,如:颜色各异的积木、艳丽的服装、七色的手工彩纸、反射光线的糖纸等,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区域设想: 1.美工区 毛线团:提供油画棒和A4铅画纸,幼儿用线条涂鸦的方式画毛线团。 涂涂印印:提供各种水粉颜料、印章等各种材料,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涂色或拓印,感受玩颜料的乐趣。 好玩的彩泥:提供油泥、泥工板,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油泥进行搓、捏、压等多种方式玩彩泥,感受做手工的乐趣。 2.生活区: 晾衣服:提供晾衣架、夹子、衣服,引导幼儿学习用夹子夹衣服,练习用衣架晾晒衣服。 水果树:提供水果树、纽扣水果,让幼儿尝试给果树扣上各种“水果”,练习扣纽扣的方法。 娃娃家:教师请家长提供一些妈妈的围裙、爸爸的领带,宝宝小时候用的小奶瓶、小衣服、小杯子、电话、小推车等材料,引导幼儿扮演“爸爸妈妈”照顾娃娃。教师提醒幼儿在游戏结束时,要将玩过的玩具按标记放回原处。 3.科学区: 我来照顾你:在自然角中提供乌龟、小金鱼及相应食物,引导幼儿观察并学习照顾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种植蒜头:提供蒜头、小铲子、洒水壶等材料,引导幼儿自己挖土,学习种植蒜头的方法,为大蒜头浇水,在日常生活中能主动照顾自己种植的蒜头宝宝,如:浇水、晒太阳、和蒜头宝宝说说话等。 4.建构区 去小动物家做客:提供基本块、二倍块、四倍块、大小半圆形、小方块、小长方、三角块等常用积木,小动物玩偶和立体小房子实物,引导幼儿认识小方块、小长方、小半圆等积木,尝试用平铺、延长的建构方法为小动物铺马路。鼓励幼儿根据小动物的大小,探索马路加宽的方法,铺出宽窄不同的马路到小动物家做客。 嘀嘀叭叭小汽车:提供磁铁玩具、南瓜玩具、大宝高玩具等带有轮子元件的专用积塑建构材料、各种汽车的实物模型以及车轮与车身连接步骤难点示范图,引导幼儿了解汽车的组成部分,乐意尝试用各类专用积塑玩具拼插汽车,探索用连接、整体连接的建构方法,表现出汽车的车头、车身、车轮部分。 5.语言区 看图书:提供数量充足的、适合幼儿的绘本,让幼儿自由阅读,并鼓励他们看完书能把书放回原处。 6. 益智区: 手抓拼图:提供形状简单,标记明显的拼图,幼儿可以自由抓握取放。 喂娃娃吃饭:提供动物形象的塑料卷纸桶、塑料小积木、小串珠、海绵块、小勺子等,引导幼儿可以用勺子舀“食物”,喂小动物吃饭。 我的小组朋友:提供小组合影照,小组内组员的个人照片、小组图标盒,引导幼儿根据小组合影照片找到本组的每个小朋友的个人照片,并放到相应的盒子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