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课程:“香”约端午,“粽”享快乐
——2024年春学期宋剑湖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
活动背景: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生活经验,今年端午节我们开展了“香”约端午,“粽”享快乐的主题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活动时间:
2024年6月1日-6月7日
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人员安排:
活动组织:各班教师(各年级组撰写具体方案)
拍照:各班教师
公众号文稿:夏琳
OA宣传:夏琳
照片审核:王丽
活动流程:
一、6月16日各班开展活动
附各班活动内容:
班级 | 游戏内容 | 材料准备 | 照片要求 |
小 班 | 活动一: 小一班:青青艾草冻(手工) 活动二: 小二班:艾草手工皂(手工) 活动三: 小三班:腌鸭蛋(综合) | 1.果冻粉、艾草、锅子、勺子、一次性碗等 2.艾草、皂液、模具、锅子等 3.盐、鸭蛋、白酒、玻璃罐 | 1. 作品制作照片(每班5张): 小一班青青艾草冻 小二班:艾草手工皂 小三班:腌鸭蛋 2.看端午相关绘本照片4张。 |
中班 | 活动一: 中一班:趣划龙舟(游戏) 中二班:“龙”重登场(游戏) 中三班:手摇舞龙(手工) 中四班:乘风破浪(手工) | 1. PPT、绿色彩纸等 2. 蛋托、彩泥、颜料、剪刀 3. 各种彩纸、龙图片 | 1.作品制作照片(每班5张): 中三班手摇舞龙(手工)、中四班乘风破浪(手工)。 2.了解端午习俗照片各1张 3.游戏照片:中一划龙舟、中二舞龙照片 |
大班 | 活动一: 大一班:艾草花束(手工) 大二班:花韵轻舟(手工) 大三班:才华出“粽”(水墨) 大四班:端午安康(语言) | 1、PPT 2、艾草、菖蒲等自然物 3、报纸、麻绳等装饰材料。 4、硬纸板若干、麦冬叶、双面胶、毛根、小花小草、剪刀 | 1.活动过程照片(每班5张):大一班美术:艾草花束(手工) 大二班美术:花韵轻舟(手工) 大三班美术:才华出“粽”(水墨) 2.包粽子过程性+展示照片5张 |
三、公众号内容:
“香”约端午,“粽”享快乐
五月五,过端午;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喝雄黄;
划起龙舟庆吉祥。
为了让幼儿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更好地传承传统美德,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怀,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宋剑湖幼儿园开展了幼儿园开展了“香”约端午,“粽”享快乐系列活动。
话端午
为了让幼儿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特有的韵味,6月7日上午,通过读故事、欣赏照片和观看视频,孩子们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认识了吃粽子、赛龙舟、系五彩绳等传统习俗,对端午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品端午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端午节,一定少不了传统美食——粽子。瞧!老师们早早准备好了粽叶、糯米、线绳等包粽子的材料,给幼儿演示了包粽子的方法,大家听的可认真啦!一折叶,二盛米,三压实,四包紧,五扎绳……
小一班:青青艾草冻
“艺”端午
在品尝了美味的粽子之后,我们用灵巧的小手,通过绘画、粘贴、拓印等方式做出各式各样的端午节手工作品,用自己的方式“艺”出别样的端午。
大二班: 菖蒲编织(手工)
小二班 艾草手工皂(手工)
大一班 艾草花束(手工)
大三班 才华出“粽”(手工)
小三班 腌鸭蛋(手工)
中二班 “龙”重登场(手工)
中四班 乘风破浪(手工)
“戏”端午
在端午节之际,当然少不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游戏,它们寓有驱妖避邪、祈福纳吉的美好愿望。正所谓戏在端午,祝福亦在端午!
中一班:趣划龙舟(游戏)
中三班:手摇龙舟(游戏)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感知端午、走进端午、品味端午,深深体会着传统节日的民俗和美好寓意,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小朋友之间也体验到了一起游戏过节的快乐,共同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中国节!
在端午来临之际,祝所有愿小朋友们端来好运,无忧无虑;愿大朋友们一切顺意,端午安康!
附:各年级组方案
飘香端午 欢乐童年
——小班迎端午活动方案
活动背景:
六月悄然而至,在这花香四溢、欢声笑语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组织一个“迎端午”为主题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有关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2.通过活动,增进孩子之间的情感,共同体验过节的快乐。
活动时间:
2024年 6月4日、6月5日
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活动负责人:各班教师
活动内容:
一、晨间谈话
端午节的由来
二、班级活动
小一班:青青艾草冻
材料准备:果冻粉、艾草、锅子、勺子、一次性碗等
小二班: 艾草香皂
材料准备:艾草、皂液、模具、锅子等
小三班:腌咸鸭蛋
材料准备:盐、白酒、鸭蛋、玻璃罐子、托盘等
小一班美食:青青艾草冻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艾草冻,提升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2.乐意参与活动,并主动与同伴分享美食。
活动准备:
1.材料:冰凉粉、艾草粉、艾草、芋圆、白开水、冰糖。
2.工具:一次性桌布、玻璃盘、一次性手套、刀、砧板、一次性碗、破壁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孩子们展示艾草冻,让他们对艾草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帮助了解艾草的使用以及其他价值,激发孩子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制作艾草冻
1.展示制作艾草冻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详细讲解制作步骤。
2.小组讨论开始分工(洗艾草、搅拌艾草汁、制作艾草冻、分装、撒料等)准备好食材后,开始自主挑选自己负责的任务。
三、品尝与分享
1.青青艾草冻制作好,放在桌子上与同伴分享品尝。
2.小组分工将制作好的青青艾草冻送到别的班级品尝。

小二班手工活动:制作艾草香皂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和艾草的用途。
2.通过制作艾草香皂,了解制作日用品的过程。
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艾草(提前晒干并研磨成粉末)
香皂基础材料:透明皂基、食用色素、香精。
工具准备:模具、搅拌棒、微波炉或热水浴、量杯、量勺、手套。
活动活程:
一、导入活动
1.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了解艾草在端午节中的作用,如驱蚊、清洁等。
2. 展示艾草香皂成品,激发孩子们的制作兴趣。
二、制作艾草香皂
1.活动流程:
(1)将透明皂基切成小块,放入量杯中。
(2)将量杯放入微波炉中加热至皂基完全融化,或使用热水浴进行加热。
(3)在融化的皂基中加入艾草粉末,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4)将混合好的皂液倒入模具中,可以加入小珠子、小花片等装饰物。
2.互动讨论:
(1)分享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2)讨论艾草香皂的用途和好处。
三、成品展示
1.展示自己的艾草香皂作品,并相互欣赏。
2.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四、活动延伸
鼓励孩子们将制作的艾草香皂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并介绍制作过程。

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
小三班美食活动:腌咸鸭蛋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2.通过泡、滚、包等方法自制咸鸭蛋。
3.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PPT
学具准备:盐、鸭蛋、白酒、玻璃罐
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1.你吃过咸鸭蛋吗?为什么要吃粽子?
小结: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品尝美味的粽子、鸭蛋来纪念我们的伟人。
二、观看图谱,学习做法。
1.幼儿观察步骤图。
(1)你知道如何自制咸鸭蛋吗?
(2)你发现这个鸭蛋和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鸭蛋有什么不同?
2.接下来和老师一起试一试吧。
(1)鸭蛋洗干净,用纸巾擦干;
(2)鸭蛋在白酒里滚一滚,再用盐包起来;
(3)将鸭蛋放入玻璃罐中,咸鸭蛋完成啦!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通过这么多方法做一个咸鸭蛋呢!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提出要求
2.幼儿制作,老师指导。
中班端午活动: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
——中班“端午”活动方案
活动背景:
又是一年粽飘香,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心情是相同的。
端午节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等。
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可身穿中式的服装来参加活动。
2.级组老师提前准备好幼儿活动的材料:各色彩纸若干、双面胶、筷子若干、油画棒。
活动时间:
2024年6月7日上午9:20——10:50
活动地点:
中班各教室
人员安排:
整场秩序:各班教师
拍照:各班老师
活动流程:
1.6月7日晨间谈话知识学习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阴历五月初五)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相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2.6月7日集体活动
(1)中一班:“趣”划龙舟(游戏)
(2)中二班:龙“粽”登场(游戏)
(3)中三班:手摇舞龙(手工)
(4)中四班:乘风破浪(手工)
附:具体内容:
活动一:游戏活动:
活动名称:趣划龙舟(王丽、彭冰雪)
活动地点:中一班教室
活动目标:
1.学习坐在龙船上,利用双手、双脚移动身体,推动船前进的动作,培养手脚动作的协调性。
2.在赛“龙舟”的过程中两人甚至多人协调一致地活动,发展合作精神。
3.体验端午佳节的热闹氛围。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端午节和赛龙舟有初步的了解。
材料准备:1.在一块较大场地上画出起点线、终点线。
2.龙舟4条,红黄蓝绿头巾若干。
3.用于龙舟赛和放松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赛龙舟的兴趣
(一)回顾端午节活动,引出赛龙舟的主题。
1.端午节快来了,谁知道端午节都有些什么习俗?人们要吃什么、干什么?
2.小朋友说到端午节要赛龙舟。那么赛龙舟是怎么样的?你们看到过吗?
(二)跟随音乐热身运动。
在欢快音乐的伴随下绕场跑三圈后,按所扎头巾的'颜色分成红黄蓝绿四队整齐排列。以模仿划龙舟的方式进行准备活动,如打鼓、划船等,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全身,如抬腿、伸手、弯腰等。
二、自由探索,掌握一起划龙舟的方法
1.今天我们就把这个轮胎当作龙舟,你们就是小龙舟手。想想看,怎么样可以像划龙舟一样,让它向前动起来?
2.幼儿探索玩法,教师注意观察、发现幼儿的不同玩法。
2.交流分享。
3.刚才你们是怎么划小“龙舟”的?请几个小朋友来说一说、做一做。
4.请小龙舟手们一起用这个方法试试,看看能不能把小船向前划动。
三、多种方式,个人和分组比赛划龙舟
1.个人“龙舟”比赛。
现在我们一起来比比看谁划得最快。请你们将自己的“龙舟”放在起点线后面,做好准备后听我的口令同时出发,谁先超过终点线谁就为胜者。
2.交流经验。
刚才有几个小朋友划得特别快。请问你们是怎么做的?我们在划行时只要集中注意力,手脚配合好,使劲往前划,就能划得快。
3.幼儿再次进行个人比赛。
4.分组活动和比赛
四、结束活动,总结回顾赛龙舟游戏
今天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比赛划龙舟,感受了端午节的热闹,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活动二:游戏活动:
活动名称:“龙”重登场(苏洁、赵阿敏)
活动地点:中二班教室
活动目标:
1.在舞龙游戏中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
2.在舞龙游戏中锻炼手臂肌肉和身体的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舞龙道具
活动过程:
一、 热身活动
小朋友们,还记得前几天我们学习的那些舞龙动作吗?现在有请我们的小舞龙队听着鼓点,看着龙珠一起进场吧。
二、自由探索“舞龙”
1.分组练习。
小朋友们,下面小朋友自己练习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舞龙动作。
2.幼儿进行展示。
现在要请每队小朋友都上前面来给大家表演一下,看你们练习的怎么样。
三、学习“双龙戏珠”的相关动作
刚才,我们都看到了老师带来了一个特别的道具——龙珠。今天老师就要教给你们怎么用这个“龙珠”来舞龙”。
接下来教师一一示范和“双龙戏珠的相关动作及注意事项!
老师刚才示范了这些动作,下面老师详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
四、双龙戏珠,进行竞赛。
1.小朋友们,你们真是太聪明了,这么快就学会了双龙戏珠的动作。现在老师啊,要给你们增加游戏的难度!我们要进行一场比赛,要去争抢这个“龙珠”,抢到“龙珠”一队获胜。
2.介绍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一会儿你们会听到‘咚咚咚’的锣鼓声。这个时候两队小朋友我可以入场了。入场的时候注意踏着节拍,在抢龙珠的过程中要做出刚才咱们学的那些舞龙动作。‘盘龙戏珠’、‘翻江倒海’、‘腾空夺宝’………而且在比赛的时候要学会团结合作,互相帮助,注意安全。最后哪一队先抢到龙珠,哪一队就获胜。
3.为幼儿进行总结,分析没有获胜的原因。
4.再次进行比赛。

活动三:美工活动:
活动名称:手摇舞龙(周超行、岳静)
活动地点:中三班教室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并知道端午舞龙的原因。
2.尝试用画、折、剪、贴等方法组合完成会舞动的龙。
3.体验创意活动的趣味性与灵活性。
活动准备:白纸、雪糕棒、彩纸、油画棒、剪刀、胶棒
活动过程:
一、折一折,比一比
1.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和一张已经完成风琴折的纸:你有什么发现?
2.鼓励幼儿比一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折纸。
二、看一看,说一说
1.欣赏视频:小朋友们太棒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任务,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来了一段有趣的视频,一起来看一看。
2.讨论:怎样才能让龙舞动起来?
三、想一想,变一变
1.画一画:哎呀,我也好想要舞龙呀,那我得先有一条龙对吧,我要先来画一条威武的龙(提醒幼儿画满整张纸,把龙的身体画得长长的),给它涂上好看的颜色,还可以做一些装饰,让龙看上去更威风,然后把它剪下来。
2.贴小棒:要像刚才视频里一样舞龙,还需要做什么?在头和尾的地方,分别贴上小木棒,这样,就可以把龙举起来了。
3.变舞动的龙:可是,它的身体还是不能舞动起来,怎么办呀?咦,可不可以请你刚才折的东西来帮忙呀!把龙的身体剪开,把刚才折好的纸的两端分别和龙的身体用双面胶粘起来,再试一试,是不是就能舞动起来了。
四、试一试、做一做
1.想一想,除了可以做舞动的龙,还可以做别的什么动物呢?欣赏舞动的蛇、毛毛虫、鳄鱼等,拓展幼儿的思维。
2.讨论:你想做哪种舞动的小动物?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舞一舞,乐一乐
和同伴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在音乐声中快乐地舞动起来。

活动四:美工活动:
活动名称:乘风破浪(夏琳、刘新弋)
活动地点:中四班教室
活动目标:
1.了解龙舟的外形特征,知道端午节习俗。
2.感受端午节的热闹,体会做龙舟的有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鸡蛋托,颜料、牙签、彩泥
活动过程:
一、 儿歌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1.跟随音乐朗读儿歌。
(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们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
2. 集体讨论龙舟特征,结合图片进行描述。
师:龙舟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部分组成?
二、出示操作材料,与幼儿讨论制作方法。
1.讨论用哪些工具进行制作。
师:我们可以选择用哪些材料来制作龙舟呢?
3. 讨论如何使龙舟看起来美观。
师:同样的材料,如何制作才能使龙舟看起来更美观呢。
三、幼儿操作,教师循环指导。
(1)先用剪刀将鸡蛋托修剪
(2)用颜料在鸡蛋托上绘画出小粽子
(3)用超轻黏土和牙签做好头巾和船桨。
四、欣赏与评价
1.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
师:今天小朋友们做的龙舟都超级好看,你们最喜欢那一艘呢,为什么?

大班端午活动:
飘香端午 欢乐童年
——大班迎端午活动方案
活动背景:
六月悄然而至,在这花香四溢、欢声笑语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组织一个“迎端午”为主题的活动,从而加强孩子之间的沟通,培养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活动目标:
1. 知道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了解端午节的相关习俗,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2.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增强幼儿快乐表现,大胆创造的兴趣和愿望。
3.通过活动,增进孩子之间的情感,共同体验过节的快乐。
活动时间:
2024年 6月10日上午9:20——10:00
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活动负责人:各班教师
活动流程:
一、晨间谈话
端午节
二、班级活动
1.大一班美术:艾草花束(手工)
2.大二班美术:花韵轻舟(手工)
3.大三班美术:才华出“粽”(水墨)
4.大四班美术:端午安康(语言)
三、集体合影,迎端午。
活动流程:
附:
大一班手工:艾草花束
活动目标:
1.观察、感知认识艾草,了解其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
2.感受艾草的神奇以及与人们健康生活的关系,萌发对艾草的兴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PPT、艾草、菖蒲等自然物、报纸、麻绳等装饰材料。
座位准备:U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过端午节时,我们会在大门和窗子上挂什么?这些艾草是从哪里来的?
小结:艾草也称艾蒿、医草、五月艾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路旁、草地、荒野等处。
2.出示艾草,引导幼儿观察其外形特征。提问:艾草是什么样子的?
二、讨论交流,艾草的用途。
1.引导幼儿交流端午节插艾草的由来,知道艾草驱蚊蝇净化空气等生活用途。
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是插艾蒿?怎样用艾蒿怎样驱赶蚊蝇?
小结:每到端午节,按照民间传统,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艾叶,目的是为了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夏天的晚上当我们在院子里乘凉时,可将晒干的艾蒿点燃,散发出来的烟雾可以迅速将蚊子熏跑; 或者将艾蒿加水浸泡,用来拖地;也可将其煮成温水,涂抹到身上,可以起到驱蚊水的作用;在房间里挂一根阴干的艾条,同样也能起到驱除蚊子、飞蛾、虫子。
三、制作艾草花束
1. 出示艾草、菖蒲等驱蚊虫的草类,及报纸等装饰材料。
我们已经认识了艾草这个植物,那接下来我们将用桌子上的植物和材料做一个艾草花束,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如何制作吧。
2. 制作过程
(1)先取两到三片菖蒲放在桌子上,再将艾草放在菖蒲上。
(2)用麻绳将铺好的菖蒲和艾草捆绑整齐。
(3)用报纸将捆绑整齐的花束包在报纸里并用麻绳再次绑好。
3. 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制作要求:
(1)制作时不要将菖蒲在手里挥来挥去小心菖蒲叶子割到自己和他人。
(2)先放菖蒲,再放艾草。
(3)不会系麻绳的幼儿来找老师帮忙。
四、分享交流,赠送花束。
你觉得谁的花束最漂亮?你的艾草花束想要送给谁,为什么?

大二班:花韵轻舟(手工)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自然材料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学习使用麦冬叶进行手工制作。
2.锻炼幼儿的耐心和细心,通过粘贴麦冬叶,感受创作的乐趣。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小花小草装饰自己的作品,培养审美观念。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硬纸板若干、麦冬叶、双面胶、毛根、小花小草、剪刀
经验准备:认识小船,有用自然物做手工的经验
座位准备:小u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作品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做的吗?想不想也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花韵轻舟’呢?”
小结:这个小船是用麦冬制作的,还用了一些花草做装饰。这么漂亮的小船需要我们耐心的去制作。
二、教师示范,讲解步骤。
1. 幼儿在硬纸板上贴上双面胶,将麦冬叶一片一片粘在硬纸板上。
2. 再去取麦冬叶一个压一个的方法将硬纸板铺满。
3. 将麦冬的四个头用毛根缠好。
4. 取一些小花小草装饰小船。
小结:我们在用麦冬草一片压一片叶子时要看好,不要跳过或漏掉。在用毛根去缠绕麦冬时先把两头压好,防止叶子散开。
三、作品展示,经验分享。
完成制作后,小朋友将自己的“花韵轻舟”展示在展示板。组织幼儿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小结:小朋友们的作品都很漂亮,你们也可在编织区去练习制作带回家,给家人送安康。
大三班:才华出“粽”
活动目标:
1.了解粽子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2.综合运用中锋、侧锋、按压等方式来表现粽子。
3.感受水墨画的趣味,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PPT
学具准备:铅画纸、毛笔、颜料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了解习俗
看,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过什么节要吃粽子呢?
二、观察粽子,了解特点
粽子都有什么形状的?(长方形、三角形)粽子上为什么要绑着一根线?(防止粽子在煮的过程中散开)粽子都有哪些馅?(蜜枣、咸蛋黄、鲜肉)
小结:粽子一般是三角形的。外面一层是粽叶,剥开粽叶里面便是可以吃的部分。大多
数粽子是由糯米做成,里面包裹着各种各样的馅。
三、观察作品,了解步骤
这把团扇上就画了粽子,请你仔细观察,说说怎样绘画粽子。
交流讨论操作步骤:
(1)笔尖蘸颜料,用中锋画出三角形的粽子;
(2)用中锋画出粽叶上的叶脉;
(3)用红色画出包裹粽叶的红绳;
(4)添画一些枇杷或樱桃。
三、自主创作,教师指导
四、展示交流,结束活动

大四班:端午安康
教学目标:
1.对端午节习俗感兴趣,树立驱虫防疫的意识。
2.了解端午节的时间、习俗及由来,知道端午节驱虫防疫、祈求安康的节日意义。
3.能说出端午节挂艾草、佩香囊等几种端午习俗及其作用。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端午节》PPT
经验准备:知道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了解屈原的故事。
座位准备:小u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了解端午节的时间。
奶奶在做什么?这是为了迎接什么节日?(挂艾草,端午节。)
小结: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
二、了解习俗,知道习俗的意义。
1.播放故事视频“端午节-1”,了解端午节挂艾习俗及由来。
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吗?糖糖也想知道,让我们一起听听奶奶是怎么说的。端午节前后毒虫为什么会变多?艾草为什么能驱赶蚊虫?
2.出示组图“驱虫防疫习俗”,了解端午节的其他驱虫防疫的习俗和驱虫防疫、祈求安康的节日意义。
除了挂艾草,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习俗?它有什么作用?你发现这些习俗有什么共同点?
3.播放故事视频“端午节-2”,了解端午节其他习俗及节日意义。
三、趣味游戏,巩固有趣的习俗。
你还记得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吗?它们有什么作用?来翻翻小卡片,一起回忆一下吧!
小结:今天你们了解了这么多端午节的习俗和由来,快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讨论一下端午节时可以做些什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