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班班本课程:我的时间我做主
宋剑湖幼儿园 奚洁 张佳萍
一、课程背景:
1.理论依据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及入学的四大准备,其中生活准备——生活习惯中指出:保持规律作息,坚持早睡早起、睡眠充足。并且,《要点》中还建议: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有利于幼儿较快适应小学的作息和生活。逐步调整一日作息。在充分保证幼儿自主游戏时间的前提下,大班下学期话当延长单次集体活动的时间,话当减少午睡时间,家长应配合幼儿园调整作息安排,提醒幼儿早睡早起、按时入园:同时以身作则,以规律作息的习惯影响幼儿。
分析以上文件精神,细数“作息”、“时间”这些语汇出现的次数,可以发现,大班这个年龄段,丰富孩子的时间概念,把时间、作息这样的要求融入孩子的生活,是符合他们的年段特点的,也是对他们有一定挑战的。所以,这是我们选择“时间”作为班级课程内容的法理依据。
2.幼儿兴趣
图书区有一本绘本《时钟国王》,备受孩子们的关注,一周内,有20多人次,利用游戏时间、餐后阅读时间、晨间来园时间,翻阅此书。本书也被孩子们推选为推荐阅读书目,围绕书中关于时钟国王的故事情节,孩子们有了对时钟的高度关注,还在记录来园时间的时候,更加地细致和有耐心,他们还相约着要找关于时钟、关于时间的微电影和动画片,可以更多地了解时钟,走近时间。
这些片段,这些细节,都是在反应孩子们对于“时间”的兴趣,我们追寻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生成了时间小课程。
【教师审议】
奚老师:我们孩子对时间有兴趣,我们可以带着他们做什么呢?
张老师:我觉得我们可以提供相应的绘本,让幼儿自主阅读,加深对时间的了解。
奚老师:我觉得还可以做一份调查,让幼儿与父母一起调查了解时间,看看他们的理解。
张老师:我觉得幼儿园的一日作息,也和时间有关系,也是资源,我们想想怎样结合起来?
奚老师:对了,孩子们对拨时针、分针非常有兴趣,在区域里玩都能持续15分钟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预设了课程的目标、行进的线索,简单梳理了相关的资源。
二、课程资源:
对接课程中可利用的资源
三、课程目标:
预设目标:
1.对时钟、时间等话题感兴趣,愿意讨论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做事关注时效性,能记录并分享自己节省时间的小妙招。
3.熟悉生活中的各类钟表,认读整点、半点,并尝试记录时间。
4.尝试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计时工具,并能发现问题,探究材料的适应性。
5.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对时间的理解,尝试创编关于时间的小诗歌。
6.把时间与生活相结合,能发现时间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关系。
四、课程线索:(网络图)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竞购主义理论中提出“认识来源于阅读的间接经验和体验的直接经验”的论断,强调体验和阅读的重要性。为此幼小科学衔接课程以区域为载体,以经验为依托,让幼儿以知经验贯穿于各区域活动,不断提升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赋能幼儿做好衔接四大准备。
| 创设思考 | 准备材料 | 图片 |
主题环境 | 呈现时间主题的主要活动内容,突出行进的主要脉络。 | 各类活动照片和作品 | 
|
区域环境 | 布置时间角,把关于时间的各种钟表进行展览、呈现。展示幼儿自主设计的各类钟表,进行分享。 | 各种各样的钟表、纸、笔等材料 | 
|
其他环境 | 布置倒计时牌,进行入睡、起床、收拾材料的计时管理,约束幼儿节省时间。 | 设计记录时间的表格,绘制倒计时牌。 | 
|
五:环境创设:
班本课程是一个逐步开展的过程,是动态、开放的。所以环境创设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同样也具有不可预见性。在班本课程案例实施的每一次对话中,幼儿都会冒出不同的想法,使得教师在环境创设上迸发出更多新的创意、新的想法,从而提供丰富性、层次性的材料。创设参与性、适宜性的班级环境,支持和鼓励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环境推动幼儿发展的作用。
六、关键活动
序号 | 活动内容 |
1 | 绘本:时钟国王 |
2 | 绘本:慌张先生 |
3 | 绘本:老狼老狼几点了 |
4 | 社会:我是时间小主人 |
5 | 数学:一分钟有多长 |
6 | 数学:认识时钟 |
7 | 美术:独一无二的钟 |
8 | 科学:叮咚时间在转动 |
9 | 综合:课间十分钟 |
10 | 音乐:毕业歌 |
七、具体内容
大班语言:时钟国王(绘本)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尝试合理安排时间,制定一日计划,并能用完整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述。
3.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一天有24小时
教具准备:PPT、自制王冠和时钟服装
学具准备: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猜猜说说,激发兴趣
猜猜这是谁?你从哪里发现的?
过渡:这是一位时钟国王,他的脸上有两根指针,可以准确的告诉大家时间。但是这位国王也有懒散的时候,他不想遵守时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理解故事,制定计划
(一)讲述故事一、二部分
1.故事第一部分
(1)当到达某一规定时间时,谁会出来报时?怎样报时的?我们来模仿一下。时钟王国的时间安排是怎样的?
(2)游戏体验
游戏规则:一名幼儿扮演时钟国王报时,其他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表演相应时间段的生活。
小结:在时钟国王准确的报时下,时钟王国的生活过的丰富又有序。
2.故事第二部分
(1)瞧,时钟国王怎么了?原来时钟国王不想遵守时间了,他想不受时间的限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想了个什么办法?
时钟国王,为了不受时间限制,悄悄地把短针藏了起来,这样做带来了什么后果呢?
(2)当时钟国王准确报时时,时钟王国的生活是怎样的?
(3)当时钟国王藏起了短针后,时钟王国的生活又是怎样的?
3.小结:原来时间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做事,让我们的生活过的有规律。
(二)制定计划,分享交流
1.讨论:怎样合理安排我们的一日生活?
2.幼儿自主制定一日计划,交流分享。
三、讲述结尾,结束活动
最后时钟国王怎么做的?时钟王国又变成了什么样?
总结:时钟国王终于又准确报时了,时钟王国又恢复到了以前的样子。小朋友们也要按照你们的计划,按时完成每件事,学会管理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大班综合:《课间十分钟》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课间活动内容,知道“课前准备”的重要性。
2.讨论课间十分钟应当先做的事情,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十分钟。
3.通过活动,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参观过小学,对小学生活动有初步的了解
教具准备:PPT
学具准备:《课间十分钟》记录表
座位准备:先U型后分组
活动过程:
一、音频导入,激发兴趣
还记得这是小学里的什么声音吗?
小学里会有好听的铃声或者音乐提醒大家上课、下课。下课铃响了,就是课间休息时间,有谁知道课间可以休息多久呢?
小结:小学生每上完一节课会有10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
二、观察图片,了解内容
课间休息时,小学生都会做些什么呢?
看看图片上的哥哥/姐姐在做什么?
小结:课间10分钟可以用来上厕所、喝水、为下一节课做准备、玩小游戏等等。
三、小组讨论,合理安排
课间10分钟可以做的事情可真不少呀!一起来看看几位哥哥姐姐是怎么安排课间10分钟的吧。
这位哥哥/姐姐在课间10分钟里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你们觉得她/他在上课时会不会遇到什么困难?一起来看看。
你有什么好主意可以帮助他/她呢?
看完了哥哥姐姐们的课间安排,你们觉得课间10分钟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呢?
小结:课间10分钟过得很快,我们应该先做重要的事情,比如喝水、上厕所、准备好下节课需要的学习用品,不影响下节课的学习;如果还有时间,我们可以选择休息或者和小伙伴一起玩些简单的游戏。
四、表征表达,交流分享
1.启发幼儿思考自己的课间安排,并发放记录表、笔进行记录。
很快小朋友们也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如果你是小学生,你想在课间10分钟里做哪些事情呢?
想好的小朋友就可以按顺序把你的课间安排记录在表格里啦。
2.请个别幼儿分享自己的课间安排,师幼共同讨论。
你想在课间10分钟做些什么?
你们觉得xxx的课间安排怎么样?可以怎么调整呢?
小结:希望小朋友们进入小学后,都能合理安排、利用课间10分钟哦!
大班音乐:毕业歌(歌唱)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感受歌曲的ABA结构,能用欢快、跳跃的方法演唱A段,而用抒情、舒展的方法演唱B段歌曲。
2.能用轮唱、领唱、齐唱等方式大胆的演绎歌曲。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抒发与老师、小朋友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1.相应的图片 2.音乐
座位准备:小U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再过几天,小朋友就要毕业了,成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老师从心底里舍不得你们,相信你们也有许多难忘的事,有哪些事情让你们忘不了呢?
在幼儿园的事情留给我们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二、欣赏歌曲,感受乐曲。
1.幼儿倾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结构。
你听到了几段音乐?
这首歌曲听了有什么感觉?
这首歌曲有三段,前后两段的旋律是一样的,比较欢快、跳跃,中间一段则是比较抒情舒展的,所以是ABA结构的歌曲。
2.幼儿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你觉得歌曲的每一句听起来一样吗?可以分成几句?哪两句有点像?
听起来有什么感觉?
第一段和第三段唱起来像小鸟在跳一样,轻快的,跳跃的!第二段唱起来像温柔的波浪一样,有点很舍不得的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唱呢?
因为第一段里小朋友知道自己要上小学了,很开心;唱到第二段的时候,小朋友想到了在幼儿园的快乐生活,想到了要跟老师、小朋友分开,又很舍不得、有点伤心,所以唱的慢了、更轻柔了;第三段,我们小朋友对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活充满信心,想到以后还可以回幼儿园看望老师,又变得开心起来。我们小朋友唱的时候要把这样的心情唱出来!
三、学唱歌曲,演唱歌曲。
1.幼儿初步学唱歌曲
教师随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幼儿随琴声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帮助幼儿随琴声将歌词填入曲调中唱出。
2.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男孩唱第一、第三段,女孩唱第二段。(交换)
你觉得还可以用哪种形式来演唱?为什么?
第一段领唱,全体幼儿在第二段合唱,用轮唱的方法演唱第三段。
四、尝试创编,谈话总结。
小朋友在幼儿园学习游戏了三年,一定还有很多忘不了的事情,来说一说?
我们把这些忘不了的事情也编到歌曲的第二段里去,忘不了……。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
2.根据生活中的时间,尝试记录。
3.要珍惜时间,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1.实物钟 2.数字1—12头饰 3.操作卡若干
学具准备:幼儿画册三P42
座位准备:先U型后小组
活动过程:
一、认识钟面,了解钟表结构。
1.出示钟面:钟面上有什么?
2.看一下这些数字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
3.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
二、认识时钟,感知运转规律。
1. 观察,发现分针、时针的变化:分针转一圈,请你们注意看看短针有什么变化?
2.知道整点的特点和认整点的方法:这几个钟面上表示的都是整点,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点?
3.游戏:钟表、钟表几点了。
规则:1.12个小朋友代表12个数字头戴数字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蹲下。
4.一个小朋友做时针在钟内伸直手臂顺时针方向开始原地转,转到指定的时间停止,扮演该钟点的幼儿站起来告诉小朋友:这是*点了。
三、通过生活,尝试记录时间。
1.练习认识钟面,个别尝试记录时间。
(1)明明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为了帮他养成好习惯,妈妈为明明制定了一份时间表,我们来看看明明在哪些时间做了那些事情。
(2)教师示范记录时间,并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时间记录。
2.出示生活场景图片并记录相应的时间。
(1)你们会遵守时间吗?看一看平时我们做这些事情是几点?
(2)要求:请你记录一下平时我们做这些事情的时间。
3.幼儿独立记录时间。
四、总结评价,结束本次活动。
时钟不停地转动,时间也就悄悄地溜走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因此,小朋友们也要学习明明做个会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大班数学:奇妙的一分钟
活动目标:
1.知道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格就是 1 分钟,1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
2.挑战在 1 分钟内抓紧时间、掌握方法、专注游戏,并将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中与同伴分享。
3.体验 1 分钟,充分感知 1分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懂得遵守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知道钟表。
2.教具准备:PPT 课件、秒钟转动的音频、神奇的一分钟视频。
3.操作材料准备:每位幼儿一份记录表、笔、筷子、豆子、珠子、线绳、拼图、盘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出主题。
1.游戏一:金鸡独立
你们感觉一分钟是长还是短?为什么?
2.游戏二:看动画片
这次的感觉是怎样?
3.这两次一分钟的游戏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
小结:在坚持做某件事情或在等待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一分钟有些长,而在玩游戏或者开心的时候会觉得一分钟有些短。
二、观看视频,认识一分钟。
1.时钟上面有什么?
2.你知道一分钟有多久吗?
3.秒针走过一圈之后,分针有什么变化?
小结: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表示时间过了一分钟。
三、动手操作,挑战一分钟。
1.请幼儿在一分钟内挑战夹豆子、串珠子、拼拼图比赛,并将自己完成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2.游戏后,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操作方法。
小结:掌握方法、做事专心、动作迅速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挑战。
小结:一分钟对我们每个人的体验都是不一样的,只要我们珍惜每1分钟,合理地用好每1分钟,就可以在 1 分钟之内做更多的事情,把事情做得更好。
四、拓展延伸,结束活动。
1.幼儿讨论交流生活中1分钟之内还能做哪些事情。
2.谁能告诉大家,刚才的视频里一分钟能做什么呢?
小结: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我们即将升入小学,更要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八、活动案例:
关键活动一:认识时间
【教师审议】
对于即将迈入小学的大班孩子来说:认识时间是极其重要的事情。我们通过对幼儿生活时间、学习时间、游戏时间、过渡时间等内容进行审议,引导幼儿深入的走进时钟,认识时间。
研时间 | 内容 |
生活时间 | 吃饭、午睡、放学 |
学习时间 | 集体活动、写数字、读绘本 |
游戏时间 | 看电视、区域游戏、户外游戏 |
过渡时间 | 喝水、上厕所、聊天 |
推进1:时钟,知多少?
老师 |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他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
郑义 | 我知道这是太阳。 |
汪馨怡 | 不对,是钟。 |
倪梦瑶 | 对的,我也觉得是钟。太阳怎么会滴答滴答了。 |
老师 | 是的。猜对了。 |
推进2:时钟大讨论
老师 | 生活中有很多时钟可以记录时间,你们见过哪些时钟? |
王艺清 | 我哥哥有一个手表,手表中间有一个时钟。 |
刘雨婷 | 我床头有个小闹钟,也可以记录时间,每天它都会叫我起床。 |
孙依蓓 | 我们家也有时钟,不过他没有脚,他只有数字,我认识的。 |
王家泽 | 我婆婆家也有个站在地上的大钟,可是我不知道它上面的针是做什么用的。 |

通过与幼儿之间围绕钟表进行谈话,初步感知到大班大部分幼儿对钟表是有感知的,知道钟表是用来记录时间的,但具体钟表怎么看,钟表上的针具体作用几乎一无所知。
推进3:针名不同
周宇轩 | 我知道时钟上分针是长长细细的,时针是短短粗粗的。 |
潘忠畅 | 分针走的快,时针走的慢。 |
王妍郡 | 老师,为什么我看到的时针一动都不动了。可是过一段时间时针又不在原来的位置了。 |
周沫 | 我知道,因为时针走的很慢呗。慢到我们眼睛看不出来走。 |
倪梦瑶 | 不是,时针肯定是跳着走的。 |
老师 | 你们认同他们的回答吗?还有更好的办法验证吗? |
对于孩子们提出的疑问,我们鼓励幼儿通过实物操作,进行拨针的方法来解答心中疑问,于是分组轮流拨针进行记录时针的动向。
在讨论结束后,孩子们通过拨针的方法能够用肉眼看到分针转几圈,时针就会走一小步。
周宇轩 | 是吧,我说时针是走的,只是走的很慢。 |
潘忠畅 | 是的呢,我也发现了,原来时针是这么慢,跟乌龟爬一样分针走的快,时针走的慢。 |
教师思考:在此次活动中,感受到幼儿逐渐成为整个活动中学习的主导者,他们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想法,把每一个问题细化,幼儿组成一个学习小团队。讨论环节就是一个开动脑筋的环节,小组中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想法并将问题细化,原本单一的问题借助集体的智慧变得更丰富有层次。
推进4:自主签到
幼小衔接指导要点中,生活准备方面要求入学前幼儿要按时入园,有初步的时间观念,做事不拖沓,然而在幼儿园阶段,迟到现象却频频发生。为了帮助幼儿实现准时上学的缓坡衔接,我们对入园签到方式进行调整为实时时间制签到。一方面鼓励幼儿准时来园,另一方面支持当下活动,学会看时间。
梯度看时间:签到台准备数字钟、时针钟。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辅助班级部分还不会看时钟幼儿。


教师思考:幼小衔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幼儿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幼儿进入大班后,每天按时来园、自主签到,是他们成功迈出自我管理的第一步。
通过自主时间的签到,可以明显看到班级中还是有个别孩子早上入园总是爱迟到。幼儿习惯的内在是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决定一起和孩子们讨论关于时间的秘密。基于大班的孩子对钟表有了一些认识,激发了幼儿对于钟表上走动的指针与具体时间变化的关系有了强烈的好奇心,我们为了不迟到,开启了探索时间的奥秘,进行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关键活动二:时间的奥秘
推进1:时间朋友——时间是什么?
老师 | 你们觉得时间是什么? |
郑义 | 我觉得时间是奔跑的小人,一直向前走。 |
汪馨怡 | 时间就是钟表里滴答滴答的声音,不停的在走。 |
康康 | 时间就是提醒我们每天要做什么事情的一个士兵。 |
幼儿都持有自己对时间的看法。于是,我们就做了关于时间的大调查。


通过调查表“探秘时间”介绍和探讨,孩子们初步感知到时间是一直在不停的走的,要珍惜时间,如果让时间偷偷溜走,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推进2:一分钟体验
老师 | 你们觉得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
乐乐 | 一分钟可以喝一袋牛奶。 |
漂亮 | 一分钟可以洗个手。 |
尤明泽 | 一分钟可以画一幅画。 |
老师 | 你们的猜想,我们不妨实践一下一分钟到底能不能完成所预想的事情呢? |
内容 | 一分钟夹豆子 | 一分钟讲故事 | 一分钟拼图 | 一分钟穿衣服 | 一分钟跳绳 |
记录 |
|
|
|
|
|
结果 | √ | × | × | √ | × |
想法 | 闵子睿:一分钟时间刚刚好,可以把豆子全部夹光。 | 郑义:一分钟时间很长,需要讲很多话。 | 向一鸣:一分钟太快了,我的拼图还没有完成就结束了。 | 汤林峰:一分钟挺长的,可以穿好一条裤子。 | 周宇轩:一分钟太长了,我都累死了,一直没有结束。 |
推进3:一分钟有多长
幼儿经过猜想和挑战,关于“一分钟”,他们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一分钟的时间到底是长还是短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想法吧!
张奕顺 | 我觉得一分钟很短,因为给我一分钟的时间我不能把衣服穿好。 |
周宇轩 | 我觉得一分钟有点长,因为跳绳的时候觉得很累,一分钟一直没有结束。 |
汪馨怡 | 我觉得一分钟不长也不短,刚刚好把牙刷完了。 |
王艺清 | 一分钟做喜欢的事情很快,做不喜欢的事情很慢。 |
大家积极表达对一分钟的理解,通过一分钟的挑战,孩子们感受到了一分钟的长短,也感知到时间是真真实实的存在。原来一分钟可以很短,稍不留神就会溜走,一分钟又很长,在一分钟里竟然还可以做更多重要的事情。如:一分钟可以迎接一位新生命。一分钟可以救一片火,一分钟神舟号可以发射很远。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每一分时间。


《核心经验》数学目标中也鼓励幼儿尝试用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具体的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钟表上的数代表不同的意义。
教师思考: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感受到1分钟时间的长短,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时间的重要性。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幼儿逐渐提高了做事效率,养成了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推进4:课间十分钟
通过对一分钟的探讨,幼儿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问题引发:那么,小学课间10分钟可以干什吗?
叶檀 | 课间10分钟我想去操场上打球。 |
汤林峰 | 哇,能玩那么久,有10个一分钟啦! |
汪馨怡 | 我想去小学展览馆玩一玩,欣赏那边好看的作品。 |
老师 | 你们觉得课间10 分钟还可以做什么事,我们可以分组把你的想法用图画的方式进行记录下来。 |

教师思考: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时间概念比较模糊。孩子们对于整点、半点有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十分钟的概念孩子还不是很懂。遵循《人学准备指导要点》,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小学生活,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时间观念。
推进5:时间胶囊——时间可以储存吗?
康康 | 老师,为什么时间走了,就回不去了,可以坐时光机吗? |
乐乐 | 我看见过时光机的,电影里就有,可以把我们带到以前。 |
漂亮 | 我们可以把时间储存起来吗?留着后面在用吗? |
尤明泽 | 时间一点也不好,早上想晚点起床,可是晚点,户外的游戏时间又没了。 |
时间是可以“储存”的,你们想把什么时候的时间储存起来。请小朋友分组进行记录想要储存的时间。
殷诗语 | 我想把学会跳绳的时间存储下来,因为跳绳我花了很多力气才学会的。 |
刘雨婷 | 我想把参观小学的时间存储下来,小学真的很大很美。 |
叶檀 | 我想把升旗的时间储存下来,升旗穿的解放军衣服太帅了。 |
孙依蓓 | 我还想把区域游戏的时间储存下来。因为小学没有区域游戏,我想到了小学还有区域游戏的时间。 |
史佳恒 | 我想要把滑滑时间储存下来,离开幼儿园就玩不到幼儿园的滑滑梯了。 |
听着小朋友对时间的讨论,感受到他们很想把自己喜欢的一些时间储存起来。于是,班级内增设了制作时间胶囊的游戏。小朋友们把自己想要记录的美好瞬间画在纸上,爸妈们把对孩子的期待记在白纸上,一起装订,封存,保存在时间胶囊罐里。孩子们约定,在不久的将来,会回到母校,开启这一天记下的瞬间,一起回顾幼儿园的美好时光。


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幼儿都充满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在开展活动时也变得非常轻松。教师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并依据幼儿的兴趣支持、引导幼儿进行深入的探究。活动中,幼儿运用到自身的已有经验,通过讨论、亲身体验等多种方式了解时间。幼儿在调整、完善时间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将积累的经验运用于解决新的问题之中。
课程反思:
对于即将步入小学生活的大班小朋友而言,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只有每天坚持,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时间,懂得时间的宝贵,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为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奠定基础。虽然《我的时间我做主》主题活动暂告一段落,但我们与时间的故事还未停止!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总是匆匆而过,悄然离去,希望孩子们懂得珍惜宝贵的时间,做好规划、管理时间的主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关注孩子活动中的变化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此次课程活动,幼儿从生活实际中慢慢走进时间、认识时间、感受时间,通过不断认识“时间”这一重要概念,幼儿将关于时间的感知进行升华,并将良好的时间意识渗透到一日生活中。
1.观日常生活,反思行为习惯因课程起源于日常生活之中,所以幼儿能够及时发现时间管理的成效,并在每一次计划、实施、交流分享中反观自身的行为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各资源整合,支持幼儿学习班级环境资源、绘本资源等都为幼儿在时间管理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大胆交流、展示,在师幼、幼幼互动中相互探讨与学习。
3.多领域渗透,促进幼儿发展针对“我的时间我做主”开展了集体活动、区域活动、亲子活动、谈话活动等一系列的活动内容,不同领域活动中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观察能力、表征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培养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更加珍惜时间,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能更好地做时间的主人,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和遵时守规的意识。
主题名称 | 我的时间我做主 | 年级组 | 大班 | 审议时间 | 2024.5.21 |
记录者 | 张佳萍 | 组织者 | 奚洁 | 活动时间 | 3.18—3.30 |
参与者 | 周丽萍、任宣宣、朱家豪、刘艳莉、居燕兰、吉佳惠 |
| 审议相关内容 |
主题分析 |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及入学的四大准备,其中生活准备——生活习惯中指出:保持规律作息,坚持早睡早起、睡眠充足。并且,《要点》中还建议: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有利于幼儿较快适应小学的作息和生活。逐步调整一日作息。在充分保证幼儿自主游戏时间的前提下,大班下学期话当延长单次集体活动的时间,话当减少午睡时间,家长应配合幼儿园调整作息安排,提醒幼儿早睡早起、按时入园:同时以身作则,以规律作息的习惯影响幼儿。 分析以上文件精神,细数“作息”、“时间”这些语汇出现的次数,可以发现,大班这个年龄段,丰富孩子的时间概念,把时间、作息这样的要求融入孩子的生活,是符合他们的年段特点的,也是对他们有一定挑战的。 |
幼儿已有 经验 | 幼儿了解到的时间: 1.知道各种各样的钟表 2.知道几点上学、几点用餐、几点放学 3.知道时钟是在一直转动的 幼儿需要了解这些变化的原因: 1.怎么看时钟上面的时间呢? 2.时钟上面的3个指针都有什么作用? 3.小学的哥哥姐姐们每天在操场上会玩多久? 4.为什么时间每天都在重复? |
资源分析 | 资源类型 | 资源利用可开展的活动 |
自然 资源 | 沙、水 | 用沙或者是水制作计量工具:沙漏 |
人文 资源 | 钟表店 | 带幼儿到各种钟表店欣赏各式钟表 |
家长资源 | 调查表、活动陪伴 | 用调查表了解幼儿对时间的探究:课间十分钟等 |
实施路径 | 预设主题开展线索:
|
预设目标 | 1.对时钟、时间等话题感兴趣,愿意讨论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做事关注时效性,能记录并分享自己节省时间的小妙招。 3.熟悉生活中的各类钟表,认读整点、半点,并尝试记录时间。 4.尝试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计时工具,并能发现问题,探究材料的适应性。 5.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对时间的理解,尝试创编关于时间的小诗歌。 6.把时间与生活相结合,能发现时间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关系。 |
预设内容 | 活动一:绘本《时钟国王》 活动二:综合《课间十分钟》 活动三:社会《我是时间小主人》 活动四:数学《认识整点》 活动五:数学《金爷爷买钟》 活动六:音乐《毕业歌》 |
预设主题 关键区域 | 区域 设置 | 资 源 | 活动内容(名称+目标) | 美工区 | 粘土、树枝、颜料、胶水、彩笔、纸杯、等 | 1.达利的时钟:制作达利的时钟,欣赏各种各样的美丽的钟表。 2.有趣的手表:乐意动手操作,体验制作的乐趣。 | 建构区 | 积木、自制的花草、装饰物等 | 美丽的小学:喜爱建构,能用不同的建构方式搭建出小学的建筑。 | 角色区 | 书包、红领巾、学习用品、沙漏等 | 小学体验馆:喜欢角色扮演的游戏,爱上小学。 | 科学区 | 透明瓶子、水、沙子等材料 | 自制沙漏:愿意探究并尝试动手操作。 | 阅读区 | 纸、笔以及沙漏 | 好玩的时间管理:会用语言大胆表述,并尝试完整讲述。 | 益智区 | 时间材料、底板等材料 | 滴答滴答:知道时间的摆放位置,认识时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