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班班本课程:悦动于室
宋剑湖幼儿园 王丽 彭冰雪
一、课程背景
“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创造是幼儿的本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动作,掌握多种运动技能。由于遇到下雨天、大风等恶劣的天气的时候,就没有办法进行户外锻炼,该怎么办呢?早晨的户外运动怎么玩?我们将问题抛给了孩子,小朋友们在雨天里展开了激烈的游戏探索。
二、课程资源
资源分析 | 资源类型 | 资源利用可开展的活动 |
校内资源 | 运动器械: 室内材料:桌子、椅子、塑料椅子 室外材料:呼啦圈、障碍物、垫子、梯子 其他材料:绳子、纸箱 | 1. 利用教室内已有桌椅等材料进行简单运动和技能练习。 2. 将室外轻便材料与室内材料结合,组合进行运动。 3.利用其他材料,辅助运动。 |
运动场地:中一班教室、中二班教室、室外走廊、乐高墙走廊 | 1.初期利用班级空间进行运动练习。 2.拓展室内空间,延伸至教室走廊。 3.与室外走廊结合,形成运动循环。 4.与中二班进行联动,完成室内跑酷联动和体能大循环。 |
校外 资源 | 家长资源:收集材料、运动打卡 | 1.与家长进行配合,准备相关的运动材料,如绳子、纸箱等。 2.鼓励家长与孩子在家中进行运动打卡。 |
三、课程目标
1.对室内游戏感兴趣,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会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往,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初步了解一种材料的多种玩法,对标体育领域核心经验,发展幼儿各项能力。
3.活动中大胆表达,相互协商,通过观察、比较等多种途径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4.在自主合作游戏中,相互协商、学习,能独立或合作摆放、收拾和整理运动器械与材料。
5.喜爱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敢于挑战,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6.尝试和老师、同伴一起,通过口语表达的方式进行游戏计划及游戏回顾,并在下一次活动中按新要求进行游戏。
四、课程线索(网络图)

五、环境创设(整体环境的设计图文、区域内容的创设)
1.教室环境
教 室 环 境 创 设 | 环境 | 内容 |
墙面环境 | 在班级环境中,设置运动的小人,营造运动氛围,体现班级主题活动。在墙面上设置幼儿互动墙,围绕运动的话题与幼儿展开讨论,制定运动计划,记录运动中的小事。 |
地面环境 | 利用即时贴,在地面创设跳格子、花样格子的游戏内容,幼儿可利用多种方法通过格子,锻炼不同的技能。 |
游戏场打造 | 教室内桌椅组合,进行运动循环和技能练习。 |
室内与室外两个走廊进行连通,完成跑酷运动和运动循环。 |
整体环境 | 在班级环境的各个角落渗透运动的相关绘本,将幼儿作品呈现在班级的各个地方,与幼儿进行互动。 |
2.区域内容
关 键 区 域 | 区域 设置 | 资源 | 活动内容 (名称+玩法) |
美工区 | 各类作画材料:笔、彩色纸、报纸、固体胶、宣纸、毛笔、墨汁、颜料等。 各种自然材料:各种花卉、树枝、树叶等。 | 报纸小人:将报纸撕成想要的大小,用扭一扭、粘一粘的方式制作出小人,利用报纸或其他材料体现小人的运动内容。 |
运动小人:利用树枝、毛根、毛线、彩泥等材料,制作出运动的小人。 |
水墨攀岩:通过报纸印画、油画棒添画的方式绘画水墨攀岩。 |
建构区 | 清水积木、麻将、纸杯、纸砖、罐子、瓶子。 | 运动场:幼儿设计运动场,利用各种材料建构出自己的设计。 |
拼搭区 | 各种自然材料:鹅卵石、树枝、棉签、树叶、豆子、松果、莲蓬等。 其他材料:毛毡、小积木。 | 运动员的一天:根据绘本内容,幼儿自主选择各种自然材料拼搭出运动场景,讲述运动故事。 |
阅读区 | 故事盒子、绘本 记号笔、书签、白纸、油画棒、剪刀。 | 运动书签: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绘制成书签和运动故事。 |
运动大闯关:幼儿根据故事盒,设计故事场景,讲述运动故事。 |
益智区 | 磁力片、毯子、棋盘和其他游戏材料。 | 磁力片运动棋:幼儿利用磁力片拼搭棋盘,绘制运动任务,制定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
运动双层棋:幼儿绘制运动规则,进行棋类游戏。 |
运动场:幼儿在综合类的游戏桌进行各类游戏,如拼搭、排序、分类等。 |
六、关键活动
活动一:晨间谈话《下雨天的运动》
活动二:语言《运动会真热闹》
活动三:美术《举重冠军》
活动四:体育《小猪运西瓜》
七、具体内容(关键性活动教案)
活动一:晨间谈话《下雨天的运动》
活动目标:
1.围绕雨天运动的话题展开讨论。
2.能够大胆思考,清楚讲述自己的观点。
3.喜欢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照片
活动过程:
一、自主讲述,激发兴趣。
师:今天是下雨天,我们能出去玩吗?
师:下雨天我们怎样运动呢?
小结:下雨天,我们没有办法出去玩,只能在教室里面进行运动。
二、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1.师:教室里我们可以做哪些运动呢?请小朋友和你旁边的人讨论一下。
2.幼儿讨论,讲述想法
3.师: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来做运动?你有什么样的好方法?
4.幼儿示范运动方法,尝试组合摆放材料。
小结:教室里的桌椅、绳子都可以成为我们运动的材料,我们可以想一想,怎样将这些材料组合起来,变成一项运动。
三、尝试游戏,结束活动。
1.师:刚刚我们已经一起讨论了运动方法,你们想不想一起来试一试?
2.摆放材料,幼儿尝试运动。
小结:今天在运动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下一次再一起来思考解决。
活动二:语言《运动会真热闹》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句型“有的…有的…还有的…”进行讲述。
2.能模仿句式,大胆的创编语句。
3.能在集体前大胆想、大胆说。
活动准备:
运动会场面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师:一场热闹的运动会正在操场上进行,赛场上正在进行什么比赛呢?
小结:运动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小动物们都非常高兴,想要赢得比赛。
二、观察讲述,理解故事。
1.用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说句子。
(1)幼儿观察图片,自由讲述图片上的内容。
(2)引导幼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描述图片中的运场面。
2.师:我们一起看着图片,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把运动会内容完整的讲出来。
(1)提问:除了图上的运动,你还知道哪些运动项目?
(2)幼儿尝试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描述其他的运动项目。
三、分配角色,进行游戏。
1.游戏:小动物做运动
师:小动物看见小朋友们在运动,它们也快乐的做起了运动,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
附儿歌:蝴蝶来运动,飞呀飞呀飞小马来运动,跑呀跑呀跑乌龟来运动,爬呀爬呀爬龙虾来运动,游呀游呀游青蛙来运动,跳呀跳呀跳
四、户外运动,结束活动。
师幼到户外运动。
活动三:美术《举重冠军》
活动目标:
1.欣赏举重运动员的图片,了解外形特征,并学习绘画。
2.尝试用各种线条、形状、图案对画面进行装饰。
3.养成耐心细致、清洁整洁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1.教学ppt 2.白纸 3.油画棒
座位准备:小U型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森林里进行了一场举重比赛,邀请我们小朋友当小裁判,来看一看,哪位运动员是最厉害的?
2.举重运动员是什么样子的?
二、观察范画,学习方法。
过渡:诶?我听到了运动员们在争吵。原来,他们都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下面,就请我们小朋友们来评一评,到底谁最厉害。
1.你觉得哪个举重运动员最厉害?为什么?
2.它上面有什么?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方面让你觉得这个举重运动员很厉害?
三、尝试装饰,巡回指导。
1.提出要求:
(1)先想好怎样表现出运动员的厉害。
(2)用不同的线条、图案和颜色装饰画面。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体验快乐。
1.展示幼儿的作品:比一比,谁的举重运动员是冠军,表扬想法独特的幼儿。
2.小结:举重运动员的身体非常强壮,能够将很重的东西举起来,在运动会上,他们能够获奖,为我们取得荣誉。
活动四:体育《小猪运西瓜》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双手抱物、膝盖悬空的方式钻爬。
2.在运西瓜游戏中,进一步练习平衡、钻爬、快跑和躲闪的动作技能。
3.能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1.大灰狼头饰一个、球一筐、放球的大筐两个
2.平衡木两张、拱形门两个
3.根据幼儿体质条件还可以再设置一些障碍)
队形:四路纵队
活动过程:
一、小猪自编操,进入热身。
1.今天天气很好,小猪们要到很远的外婆家去玩。要走过小桥、钻过山洞才能到达。我们先来热身吧!
2.队列练习:立正、稍息;
3.小猪操。
4.每一只小猪都很棒!
二、小猪运西瓜,练习本领。
1.走小桥、钻山洞
教师组织指导幼儿练习“走小桥”、“钻山洞”。
组织:全班成两路纵队,依次走平衡木,钻拱形桥,然后重复练习。练习次数:3-5次。
2.小猪运瓜
外婆家到了。外婆看见小猪们可高兴啦,说要把好吃的西瓜送给小猪们吃,请把西瓜搬回家吧!
组织:每位幼儿有序逐个拿一球做西瓜坐下休息。
⑴集体讨论:回家的路很远,如果路上遇见大灰狼怎么办?(外婆说小猪你们看见大灰狼时,要立刻蹲下不动,它就不会发现你们了。)
⑵游戏
组织:小猪抱着西瓜钻过山洞、走过小桥,把西瓜一个一个运回家。老师扮演大灰狼,当大灰狼出现时小猪立刻蹲下不动,随便乱动的小猪将被大灰狼抓走。
三、小猪切西瓜,巩固动作。
西瓜运完了,让我们一起来切个大西瓜尝一尝吧!
1.讲解游戏规则,教师示范引导
游戏玩法:幼儿拉手成圆圈(西瓜),请一名幼儿边走边念:“切、切,切西瓜,绿的皮,红的瓤,我把西瓜一切二,甜甜的汁水四处淌。”念儿歌的同时,用小手在两人拉手处做切的动作,念完“淌”字,全体幼儿四散跑开,切西瓜者抓住一人后,再次开展游戏,被抓者念儿歌,切西瓜。
组织:全班围成圆圈,教师示范2次,幼儿边听边学习歌谣进行游戏。
2.分组游戏
组成3-4个小圆圈,同时玩“切西瓜”游戏。
四、小猪敲大腿,全身放松。
开火车式敲敲大小腿,对甩胳膊。
八、活动案例
缘起:
开展室内运动基于两点,一是我们班本学期班本课程内容为运动,需要把教室、走廊、乐高墙走道以及楼梯因地制宜变成孩子们运动场域。二是阳光户外活
动是孩子最喜欢的游戏时间,但遇上雨天孩子们的户外游戏计划就泡汤了,常听到他们失落的喃喃自语:“唉,下雨了”、“对啊,我们又不能出去玩了”、“我好久没有去操场上骑车了。”孩子们每天都盼望着去户外运动。基于这两点,我们的室内运动游戏该怎么开展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将问题抛给了孩子。
沐沐:我想骑车。
添添:玩皮球。
星宇:可以把那些玩的东西拿来教室吗?
王涵:对,就像我们早上在百草园玩的一样。
问题一经提出,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想法,我们想玩操场上的玩具,想玩体能游戏,这该怎么办呢?这时小朋友提出“将运动器械拿到教室来玩”的想法后,孩子们纷纷附和。
教师思考: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要充分保证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强体质,保持充沛的精力。”在保证幼儿体育锻炼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运动的快乐。基于现实情况及孩子们想法,我们决定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室内体能游戏的秘密,开展《乐享运动之悦动于室》的班本主题活动。
跟着我们中一班的孩子们去看看在开展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吧!
哪些可以玩的器械?
帆帆:老师,我想玩滑滑梯。
子涵:我最喜欢玩圈圈了。
悦悦:看,这是我最喜欢的小房子,每次在里面可开心了。
静静:我喜欢爬轮胎,一座一座像小山,每一座我都能攀过去。
子义:我最喜欢踢足球了,那跑起来的感觉简直太棒了。
桌子、障碍物、各种球、野战材料、羊角球......孩子们探寻着幼儿园里有这么多好玩儿的运动器材,个个脸上乐开了花。
可是,哪些器械才可以带回教室玩呢?
沐沐:我喜欢垫子,垫子可以拿进来教室吗?
杨冉:垫子可以,绳子也可以。
王涵:足球不能在教室踢,地方太小,球门框还那么重。
诗诗:呼啦圈可以,摆在地上我们就能跳。
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运用各种器械在教室进行运动锻炼,我们通过一起讨论、一起分类哪些器械可以带来教室玩,筛选得出:原来轻的、小的玩具才能拿来教室和大家一起玩。
教师思考:
室内体育活动是指幼儿在活动室、阳台、楼道、门厅等活动场所进行的多种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重要补充。相对于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室内游戏活动由于没有大型游戏器械辅助、活动场地面积有限、活动量受限,其难度更大,更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充分挖掘已有材料,创设新游戏、新玩法。所以面对孩子们想在室内进行体能运动时,如何让孩子们在室内也可以尽情的释放天性,充分发挥活力和想象力,玩得开心,玩得健康是我们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
在本次室内运动锻炼前期准备中,教师帮助孩子们进行了梳理,孩子们在说一说、看一看、分一分的过程中,对幼儿园有哪些器械?哪些又是可以拿到教室玩的?也让孩子对运动和器械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那么,室内有材料可以用于运动吗?
彤彤:教室里有好多桌子、椅子、柜子,我们运动的地方变得很小。
诺诺:那就把这些都搬走,空间就大了。
钮钮:不行,每次都搬太累了,玩过还要再搬回来。
老师:那桌子、椅子、柜子可否用于运动呢?
唐琳:我在妈妈手机里看过,椅子也可以玩的,有的小朋友在上面走平衡木。
我们一起翻看了小红书,找到了桌子、椅子在室内的多种玩法。
教师思考:
顺应孩子的脚步开展当下的活动,桌椅是室内最多的物件。如何运用好这些材料,孩子们有了很多自己的思考,在尝试和思辨中找到了这些材料的利用价值,为孩子室内运动的开展打开了新的思路。在此过程中,丰富了孩子们开展室内运动的经验。
【运动初探】
第一次运动场设计
我们将户外带回来的圈圈、垫子、绳子拿回教室,加上教室里的桌子椅子,先来画一个设计图,投票选出最佳设计。
教师思考:
中班绘画阶段,孩子们已经可以捕捉实物的特征。用简单的符号绘画场景,虽不是很精准,但可以用语言、动作去帮助自己表述。在画的过程中,孩子们乐在其中。在室内运动初探阶段,孩子们自由地投票、绘制玩法,教师把他们的想法提炼为驱动性问题,启发幼儿思考,旨在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中发现实施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存在的问题。
发现问题
子义:哎呀,你不要推我。
依一:我不想玩了,等好久才到我。
彤彤:太挤了,我都靠墙了,没位置站了。
安安:而且椅子太多了,都是在上面走走的。
运动过程中,有的孩子还没轮到玩,便已经开始有不开心的情绪,于是,我们把这些存在的问题记录了下来,发现问题集中在器械单一和摆放拥挤,并在活动结束后,一起坐下来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讨论解决
老师:在玩的时候,你玩得开心吗?你觉得这个体能游戏玩得怎么样?
樱桃:我不喜欢爬桌子了,玩一下要好久才轮到我,不好玩。
钮钮:不开心,后面有小朋友推我。
老师: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玩的开心又不会发生小朋友你推我我推你的办法吗?
诗诗:摆多一点材料。
萱萱:可以设计一条路线,而且小朋友要分开排队才好。
教师思考:
体能大循环,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与平衡能力,还有臂力、大肌肉、小肌肉的发展。孩子们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和材料,创造性的设计运动路线,感受爬行、翻滚的乐趣,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运动进阶】
随着室内运动的开展,孩子们发现了很多材料的多种玩法,我们和孩子一起制作了运动墙。
椅子的一物多玩
绳子的一物多玩
圈的一物多玩
桌椅的一物多玩
在一物多玩的基础上,我们将材料投放到运动之中,孩子们自主摆放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运动。每一处游戏呈现出多样化的运动内容,锻炼不同的技能。
教师思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让幼儿拥有话语权、参与权以及决策权。放手游戏,发现儿童,我们在行动。
陈鹤琴先生曾经也指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在室内锻炼过程中孩子发现问题时,教师做他们游戏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充分给予了幼儿空间,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讨论、思考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提升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动加强版】
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我们鼓励孩子们自己制定运动计划。孩子们像是一个个设计师,把心中的想法借助桌子、椅子等不同器材展现出来,想要设计出最好玩的“游乐场”。
发现问题
悦悦:这个塑料椅子太滑了,我容易摔倒。
豪豪:我在走在塑料椅子上有些害怕。
教师思考
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我们也发现了塑料椅子存在的问题,每一次孩子玩到这里我们都会定点一个老师在这边看护,虽没有出什么大问题,但还是有些小心翼翼的时刻,这些情况也束缚住孩子的大胆运动。因此我们要把安全隐患规避掉,把塑料椅子拿走,但这个长长的走廊放什么材料好呢?考虑到运动技能的发展,考虑到物品摆放收纳的方便,我们和孩子试了很多办法,还是觉得很挤,于是我们和孩子商量要不干脆全部拿掉,变成地面贴线游戏,这样一来解决了我们所有的困惑。孩子们表示还没玩过这种固定格子,真的太想尝试了。
优化运动道路增加地面固定贴线
(问题提出——商量尝试各种摆放——坐下再次商量——决定贴线——和孩子一起贴线)
从室内到游戏 门口走廊、乐高走廊的联通 中一中二班的班级联通 带动家庭一起运动
(游戏视频:从运动1.0——2.0——3.0——带动家庭一起运动)
教师思考
我们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通过实际操作、实地观察,和孩子们一起发现问题,以合作共同体的角色和孩子平等对话,共同商量出主意,用想出的办法一起去尝试,找到最佳解决办法。老师还适时搭建运动内容,回顾调整的支架。可以看出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孩子们在共同协商合作中,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运动延伸至家庭是因为:现代社会是电子信息时代、网络天地,快节奏的生活,我们班很多家长忙于工作,下班后还在继续低头看手机,孩子也跟着如此,很多珍贵的东西如健康、亲情、快乐,悄悄地溜走。怎样让节奏降下来,让家长和孩子感受亲情、远离手机。本次室内锻炼活动延伸至每个孩子的家庭,首先让孩子与父母一起思考家里有哪些可以充当体育器械的物品,开拓孩子的思维,培养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接着进行亲子锻炼,不仅锻炼了孩子的体质,增进了亲情,还塑造了意志品质,丰富升华了孩子的体格。
【活动后记】
在本次“乐享运动之悦动于室”班本活动中,我们基于阴雨绵绵不能在外出锻炼的实际情况,和孩子们一起不断发现问题、探究方法、制定方案,让班级小空间发挥大作用。不仅充分利用班级室内场地空间,还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孩子们共同设计室内运动方案、分工合作进行器材的摆放布置。满足了幼儿体能发展的需要,保证了幼儿在特殊的天气下,依然可以快乐的游戏,达到强身健体、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巧妙渗透安全、规则、同伴互助等教育目标,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积极锻炼,让孩子们感受到室内的体育游戏活动也同样精彩。精创运动环境,针对班级室内及走廊的场地空间特点,合理利用,因地制宜,挖掘每个角落的运动价值,巧妙布局,为孩子们创设了丰富、有趣、适宜的运动环境,支持与引导幼儿深度学习,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