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剑湖幼儿园 2024学年第一学期
主题前审议记录表(年段:中班 )
主题名称
神奇的动物世界
审议时间
2024年11月1日
主题实施时间
2024年11月4日——12月20日
主持人
俞丽颖
参与教师
刘佳云、卜凡、陈星宇
审议重点
主题缘起
主题价值
在我们的地球上,有许多奇妙的动物。它们各有特色,有的花纹绚丽多彩,有的浑身长满刺、有的能用能为盲人带路、有的能为人们带来欢乐……它们千奇百怪,令幼儿着迷,并对它们充满着浓厚的探究兴趣。城市中的动物园、宠物市场,有丰富的资源,动物博物馆等场所,更为孩子们近距离亲近、观察探究动物提供了有利条件。
喜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也是主题实施的直接动力,《神奇的动物王国》将从幼儿喜欢的动物入手。在讨论、分享中,鼓励家长和幼儿带着问题走进动物,通过现场参观、解疑进一步激发其探究的愿望。针对幼儿特别感兴趣的动物,教师支持幼儿形成研究小组,通过多途径收集、交流、分享信息,丰富对动物特征、本领、生殖以及与人们的关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将引导幼儿创设“动物馆”,共同展现热闹的动物世界及多种动物共生关系,并大胆向家长、其他班级幼儿展示介绍、讲解自己了解到的相关知识。
幼儿喜欢动物,愿意和动物交朋友,他们发现动物面临着家园被污染、滥捕滥杀等困境,教师将和幼儿一起向身边的人宣传保护动物的方法,进一步树立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与情感。
幼儿经验
中班幼儿通常已具备一定相关经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绘本、动画片、故事书等渠道,认识了常见动物,如小猫、小狗、小兔子等,能说出其名称、外形特征,部分幼儿还知晓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像兔子爱吃胡萝卜、小狗会汪汪叫着看家。不少幼儿有过去动物园或在小区、郊外观察动物的经历,对动物的活动方式有直观感受,例如猴子会在树上跳来跳去,孔雀会开屏。在家庭中,部分幼儿养过金鱼、乌龟等宠物,了解简单的喂养知识,知道要给它们喂食、换水。另外,幼儿在之前的学习与游戏中,已具备初步分类概念,能将动物大致分为陆地动物、水生动物等类别,为深入探索神奇的动物世界主题奠定了良好基础。
主题目标
1.知道常见动物的名称,丰富对动物的认知,产生了解和探索动物的兴趣。
2.运用身体动作、绘面、手工等多种形式表现动物的特征。
3.喜爱小动物,乐意参与动物饲养活动。知道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萌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4.初步了解自然界中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动物与植物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5.学做器械操,学习拿放器械的常规。
6.能够通过目测比较粗细和宽窄,能“记录”7 以内两个序列的排序。学习5以内的序数。
7.愉快地感受音乐,并继续学习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变化,共同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课程资源
自然资源:幼儿园的动、植物等。
节日课程:感恩节
家长资源:提供小动物
人文景观:宋剑湖湿地公园、秋白书院
主题脉络
关键活动
集体活动:神奇的动物
亲子运动会:农场里的动物
种植活动:小菜园、小景
环境创设
区域
设置
资源
活动内容(名称+目标)
美工区
提供颜料、毛笔、蜡笔、几何形状彩纸纸、彩色毛线、各色粘土、叶子、小棒等辅助材料。
各种各样的鱼:提供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半圆形等几何儿状色纸,蓝色打印纸,胶棒。引导幼儿用各种死状的纸拼贴创作各种各样的鱼。
泥塑免子:提供免子的照片及玩偶、彩泥、泥工板。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的外形特点,运用彩泥等多种美工材料,表现出兔子的主要特征。
建构区
木质积木一整套;辅助材料(各类动物图片、纸盒、易拉罐、吸管等).
动物世界:提供基本块、二倍块、四借块、大小半圆形、三角块等积木,纸盒、易拉罐、吸管、箱子等各类废旧材料,小雪花片、乐高等各类积塑建构材料,海、陆、远古、近代等各类动物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选用合适的建构材料,综合运用架空、延长、组合等建构技能,表现出动物和它的生活环境,并能与同伴协商解决搭建中的困难。
角色区
乐器、服装、餐具、水果头饰,以及自制的道具。
音乐餐吧:能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游戏,遵守规则。
阅读区
动物的绘本、故事盒子、笔、记录纸等。
故事盒子:利用故事盒子将故事内容表述出来。
有趣的动物:提供与动物有关的绘本图书,引导幼儿和同伴分享关于动物生活习性等话题。
益智区
项目性游戏
西游记:引导幼儿根据物体数量,进行掷骰子,根据对应点数,移动相应步数,完成挑战。
科学区
磁铁、模版、迷宫、纸筒
迷宫游戏:提供迷宫模板、收集磁铁,供幼儿挑战将小动物送到终点,并提设计稿,供幼儿玩磁铁迷宫游戏。
其他
主题中审议记录表(年段:中班 )
2024年11月19日
过程反思
目标回顾
幼儿能够认识多种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的特殊本领,如小兔子的长耳朵与跳跃能力、大象的长鼻子与喷水功能等。通过观察图片、观看视频以及教师讲解,大部分幼儿可以准确描述至少3种动物的显著特点,并能区分食肉动物、食草动物和杂食动物。在故事讲述、动物角色扮演等活动里,幼儿们能够大胆地讲述自己创编的动物故事,描述动物之间的互动情节,使用丰富的词汇和连贯的语句表达想法,有的幼儿还能为动物们设计独特的对话,展现出较强的想象力。通过观看动物救助视频、讨论动物面临的生存危机等活动,幼儿们纷纷表示要关爱小动物,不随意伤害它们,愿意为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主动提出要节约用纸以保护森林,为动物们提供家园。
实施亮点
1. 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让幼儿通过多感官去感受动物世界。在认识动物外形特征时,不仅展示精美的动物图片,还带来了毛绒玩具等实物。孩子们可以亲手触摸兔子柔软的皮毛、感受乌龟坚硬的外壳,这种直观的触觉体验使他们对动物的身体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故事与角色扮演深化理解
故事在主题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们讲述了《朋友船》《小蛋壳》等一系列经典动物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让幼儿在语言发展方面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亲子关系等。在故事讲述后,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孩子们纷纷化身成故事中的动物角色,模仿它们的动作、语言和神态。
存在问题
1.在某些动物主题的探究活动中,仅停留在表面的认知和了解层面,未能引导幼儿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在认识动物的生活习性时,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动物吃什么、住在哪里等基本信息,没有进一步探讨动物生活习性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动物为了适应环境所做出的特殊进化等深层次问题。这使得幼儿对动物世界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限制了他们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2.在班级环境创设方面,虽然围绕“神奇的动物世界”主题布置了一些动物图片、手工作品和区域活动材料,但各个区域之间的环境创设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图书区的动物图书摆放较为杂乱,没有按照动物种类或主题进行分类整理,不利于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美工区的动物手工材料与其他区域的活动内容缺乏关联和互动,未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教育环境整体,不能充分发挥环境对幼儿学习和探索的隐性支持作用。
调整与优化
1.在主题活动中,设计更多具有深度和启发性的探究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在认识动物的生活习性时,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如果动物生活的环境发生变化,它们的生活习性会怎样改变?”“动物的哪些身体特征是为了适应特定的环境而进化出来的?”等问题,鼓励幼儿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对比、实验探究等方式寻找答案。同时,提供丰富的探究材料和资源,如科学实验道具、动物百科全书、电脑查询设备等,支持幼儿的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优化环境创设整体性:重新规划班级环境创设,注重各个区域之间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在图书区,按照动物的种类、生活环境、食性等不同维度对动物图书进行分类整理,并制作相应的标签和推荐卡片,方便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在美工区,设置与其他区域相关联的动物手工创作主题,根据动物故事表演区的需求制作动物头饰、道具等,或者根据科学区对动物身体结构的探究结果创作动物模型等,使各个区域之间相互呼应、相互支持,形成一个有机的教育环境整体,更好地促进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学习和发展。
主题后审议记录表(年段:中班 )
2024年12月20日
主题目标达成情况
在开展的“神奇的动物世界”主题活动结束后,我们对主题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了深入反思,以便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1.幼儿能够认识多种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居住环境,了解动物的基本分类(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2.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简单的分类归纳能力。鼓励幼儿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
3.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激发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生成活动价值判断
中班的孩子好奇心、探索欲一天天变强。孩子们对于动物的兴趣程度非常浓厚,在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对于天上飞的小鸟很感兴趣,对于小鸟掉下来的羽毛,会将羽毛带回到教室里《指南》中强调: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看着孩子满脸好奇的在户外观察动物,教师想让孩子们离自然更进一步,于是生成了科学活动。活动中以幼儿自主观察探索为主,通过孩子们观察、分析、记录、表述等方法细致地探索鸟儿的特征,并能大胆地用语言、符号有条理地表征自己的发现,培养观察力和思考力。
1.教学资源方面
教材中关于动物世界的内容有限,且部分图片和信息不够新颖,难以满足幼儿对新奇动物知识的探索需求。例如,在介绍恐龙时,只有简单几种恐龙图片和文字,无法展现恐龙的多样性和神秘性。多媒体资源利用不充分,虽有一些动物视频,但缺乏互动性,幼儿多是被动观看,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2.教学活动设计方面
集体教学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多以教师讲解、幼儿观看图片或视频为主。像在“动物的家”活动中,教师只是展示不同动物栖息地图片,幼儿缺乏亲身体验和探索机会,对动物生活环境感知不深刻。区域活动与主题结合不够紧密。美工区动物主题手工制作材料种类少,且缺乏引导性;科学区关于动物的实验或探究活动设置较少,不能充分激发幼儿自主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家园合作方面
家园沟通主要集中在幼儿在园表现,关于“神奇的动物世界”主题活动开展情况,家长了解渠道有限,参与度不高。家长资源未得到有效挖掘,很多家长有丰富动物知识或与动物相关职业经历,但教师未充分利用,如没有邀请兽医家长来园讲解动物医疗知识。
主题优化与
调整
5.愉快地感受音乐,并继续学习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变化,共同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自然资源:昆虫、鸟儿
家长资源:亲子运动会、家养动物
人文景观:宋剑湖湿地公园
体育活动:小兔藏粮
科学活动:鸟类大家族
活动内容
游戏玩法(照片+玩法)
水墨画(小鱼游)
小动物过冬
玩法:提供是水粉颜料、工具和宣纸,让幼儿绘画小鱼在水里嬉戏。
玩法:提供粘土、自然物让幼儿进行自由创作小动物过冬。
山洞
我的家
玩法:提供木质积木以及一些辅助材料才搭建山洞。
玩法:提供积塑玩具,参考实物来搭建各种样子的家等。
科探区
动物迷宫
影子表演
玩法:吸铁石、迷宫、回形针等,了解迷宫的玩法,愿意尝试制作迷宫。
玩法:手电筒、纸箱、马克笔等。综合利用在底板上绘制动物形象,进行游戏。
西游记
清洁工具对对碰
玩法:提供唐僧师徒四人的模型,根据飞行棋的性质,投掷骰子进行摆放。
玩法:提供瓶盖(瓶盖上是数量1~6个不同的清洁工具),根据翻开的瓶盖,翻出两两相同的即为成功,直到棋盘上再无棋子。
蝈蝈的日记
玩法:幼儿对绘本故事《蝈蝈的日记》进行续编以及创想,并愿意在区域里面表征。
动物剧场
玩法:提供头饰、自制服装以及乐器,让幼儿根据故事进行自由自主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