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内公告: 宋剑湖幼儿园2025年秋学期托班、小班新生生源摸底和中大班插班生源摸底调…  
 
 
  首页>>资源中心>>园本课程>>乐享自然>>文章内容
 
【班本课程】大三班班本课程:“纸”来“纸”往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27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戚晓旖     来源:原创

  大三班班本课程:人们怎样工作

  宋剑湖幼儿园 岳静  戚晓旖

  一、课程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强调,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一个整体,应注重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上学期,幼儿通过造纸术活动,对纸浆的制作和特性有了初步认识,并亲身体验了用树叶和纸浆造纸的过程。通过反复尝试和探索,孩子们成功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张纸,感受到了动手操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以“纸浆”为材料,引导孩子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创作。孩子们将尝试利用各种工具,将树叶纸浆覆盖在碗、气球等不同形状的物品上,制作出立体纸浆工艺品。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探究、创作、表达、合作等多种形式,幼儿不仅能够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还能在科学探究、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希望通过本课程,幼儿能在多领域学习中成长为具有创造力、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的积极学习者。

  二、课程资源

  资源分析

  资源类型

  资源利用可开展的活动

  校内资源

  1.利用园内的自然角、种植区等,开展自然观察和探究活动,帮助幼儿建立与自然的联系。

  2.保育员和后勤人员也是重要的资源,他们可以在生活环节中融入教育内容,如通过整理玩具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3.利用幼儿园的节日活动、传统文化教育等,增强幼儿的文化认同感。

  社区资源

  1.组织幼儿参观社区场所,如消防站、图书馆等,增强幼儿的社会认知和实践能力。

  2.邀请社区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如医生讲解健康知识,警察讲解安全常识。

  3.利用周边的公园、农田等自然环境,开展户外探究活动。例如,组织春游活动,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4.与博物馆、科技馆等合作,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参观科技馆,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

  家长资源

  1.邀请家长参与课程设计,分享职业经验。例如,医生家长可以讲解健康知识,厨师家长可以展示烹饪技巧。

  2.组织家长志愿者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如运动会、节日庆典等,增强家园合作。

  网络资源

  1.利用多媒体设备、教育软件等,丰富教学形式。例如,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帮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

  2.利用网络平台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如教育视频、互动游戏等,拓展幼儿的学习内容。

  三、课程目标

  健康领域

  1.了解不同职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初步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识。

  2.通过模拟职业活动,发展大肌肉动作和精细动作能力。

  3.在户外活动中,通过骑小车、接球等锻炼手、脚动作的协调性及反应的敏捷性。

  语言领域

  1.能清楚、连贯地表述自己对成人劳动的感知,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乐于补充。

  2.通过故事、讨论等活动,丰富与职业相关的词汇量。

  社会领域

  1.学习运用采访、交流等方法,了解父母及周围人们工作与人们的关系。

  2.理解各行各业劳动对人们生活的意义,学习成人认真、细心、负责的工作态度。

  3.初步了解环境状况与人们的关系,关注周围环境,树立保护周围环境、爱护周围环境的意识,知道一些环境污染的原因,并乐意用自己的行为积极地保护周围环境。

  科学领域

  1.了解不同职业与工具、技术的关系,初步认识科技对工作的影响。

  2.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探究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识人民币元、角、分,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会兑换1元以内的纸币。学习理解10的不同组成、分解关系,并能进行加减运算。

  艺术领域

  1.通过绘画、手工、音乐等形式,表达对不同职业的理解和感受。

  2.感受劳动音乐的的有力,用歌唱及打击乐等形式表现音乐的力度变化。

  3.能积极地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合理创造,有变废为宝的意识。

  四、课程线索

图片1.png

  

  五、环境创设

  1.墙面环境:以“长大后的我”为主题创作的与职业相关的美术作品展示在墙面上。有“假如我是司机”“假如我是建筑师”“假如我是舞蹈家”“假如我是服装设计师”,每个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并将幼儿创作思路和想法写在每一幅作品旁边作为解析。

  2.柜面环境:在柜面上创设以“我理想中的职业”为主题的人物立牌,幼儿用简笔画的形式表征出自己理想的职业,并按照不同的职业分类展示在柜面上,并呈现出与职业相关的书籍。

  3.区域创设:

  角色区:以故事《动物职业介绍所》为载体,创设“动物职业介绍所”的表演区,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促进对于职业认识、合作与语言表达,培养自我价值感、劳动尊重及同理心。

  语言区:投放“小警察”“谁在晾衣服”等图书,引导幼儿通过职业绘本拓展认知,激发探索兴趣,积累职业词汇,培养社会理解与劳动价值认同。

  美工区:投放自然物、彩泥、毛根等材料。引导幼儿通过立体造型创作,锻炼精细动作与空间思维,激发职业想象力,感知职业特征与材料再利用价值。

  建构区:以“小小建筑工人”的身份,通过模拟小学场景建构,锻炼幼儿空间规划与写作,理解规则与责任感,促进幼儿入学适应与角色转换。

  六、关键活动

  科学:花瓣为什么会变色

  语言:科学家的故事

  科学:古代的发明

  科学:不倒翁

  语言:动物职业介绍所

  音乐:劳动最光荣

  美术:长大了做什么

  七、课程故事

  “纸”来“纸”往

  纸浆里的奇思妙想

  晨光洒进教室,签到台上那本树叶日历被孩子们团团围住。“看!这是我们上学期做的日历,我们真厉害!”瑞瑞的小手抚过纸面粗糙的纹理。旁边的安然突然歪着头问:“老师,纸浆只能做平平的日历吗?它能不能站起来?”这个问题像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区域活动时顿时热闹起来。

  “我要造个能装糖果的碗!”肉肉举起小手。

  “我要做会滚的纸球!”子俊蹦跳着补充。

  “还有我的恐龙城堡!”瑞瑞张开手臂比划。

  孩子们争论不休,最终造纸区的小工匠们达成共识——挑战造出装东西的小纸碗。

  孩子们围着食堂的不锈钢碗仔细观察,指尖沿着碗壁弧度滑动。“碗要有个大肚子,”久久在画纸上描出圆弧,“还要有个稳当的脚!”只见他给碗底添上宽边。设计图纸很快做好了,一场造碗行动拉开序幕。

  教师反思:

  当孩子们自发将“平面造纸”升级为“立体造物”时,教师应及时提供实物观察机会(真碗),支持其通过触摸感知弧度与承重关系。孩子们的争论实则是空间思维的碰撞,画设计图的行为正契合“能用图画记录探究设想”的发展目标。

  怎么造纸碗

  随着造碗行动的开展,意外频发。

  “老师,我们想来想去也不知道怎么造碗。”久久和子皓在区域里讨论着,突然走到老师面前向老师求助。

  “你们需要我给你们提供什么帮助吗?”老师顺着久久和子皓的问题提问。

  “我们需要造碗的东西,我们不知道能把纸浆放在什么东西上面造碗。”久久挠了挠头继续道。

  “那你们问问小朋友们呢。”于是在谈话活动中,久久和子皓向全体孩子进行了求助。

  “你们试试在真碗里贴一层纸浆。”

  “可是这样真的碗就不能用了,我们还要用碗吃点心、吃饭的。”

  “在气球上面贴一层纸浆,气球就像碗的形状。”

  “班级里面正好有气球,我们会动的小车区域就有好多气球的,你们可以用。”

  “我看到建构区有假的不能装吃的东西的碗,你们要用吗?我给你们拿。”

  在孩子们你一眼我一语的交流中,久久和子皓参考同伴的建议,选择用气球和建构区的碗进行尝试。

  气球能行吗?

  久久拿来气球,把纸浆糊在气球上,刚抹到一半,“砰”的一声气球逃跑了,纸浆塌成面饼。“你要把气球打结打紧”“可是我不会”“我们叫老师帮忙吧”在老师的帮助下,气球成功打上了结。 子皓双手抱着气球,久久把纸浆糊在气球顶端,顶端的纸浆顺利糊上。当久久继续顺着气球往下糊的时候,糊上去的纸浆立马从气球上滑落了下来。“这个贴不住”子皓看到纸浆滑下来后说。“我们再加点胶水,把纸浆贴在气球上”于是久久和子皓继续在纸浆里加胶水,再次尝试,还是失败了。“这个气球不行,我们换建构区的碗试试”“好啊”。

  小碗能行吗?

  久久和子皓把碗放在桌子上,沿着碗里面成功贴了一层纸浆。“我们拿去晒一晒吧”

  第二天,久久和子皓一早来了幼儿园就立马跑去看纸碗。久久用手按了一下纸碗,发现已经干了,可是在拿的过程中,发现纸碗和小碗黏在了一起,没有办法分开。子皓用力一拉,纸碗破了。“咋回事儿啊,怎么坏了!”“不知道啊,我一拉就坏了。”“老师,我们的碗坏了!它拉不下来!”久久和子皓拿着自己纸碗跑到老师面前,激动地大喊。“怎么回事呀”“我们也不知道,好像他们黏在一起了”“对,我们没有办法把他们分开,一用力就破了”“那你们需要我提供什么帮助吗?”伴随着老师的提问,久久和子皓陷入了思考。他们拿着碗边思考边互相讨论。“妈妈之前给我买椰子吃,我看到水果店的人用一把软软的刀放到椰子肉和壳中间,刮一刮,肉就出来了。”“可是我们没有这样的刀。”“我觉得你们可以在小碗和纸浆中间隔一层东西。我们之前做气球灯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纸糊在气球上,等干了再把气球戳破,气球就掉下来了,而且气球灯还是好的。你们也可以把纸糊在一个东西上面。再把它拿掉。”全程在一旁听着的心毅对久久和子皓说。“那你来帮帮我们吧。”心毅接受了久久和子皓的邀请,加入了他们造碗的队伍。三个人在区域里不断尝试,最终选择用塑料袋隔在小碗和纸浆中间。

  孩子们的方法:裁剪一块合适大小的塑料袋,再把它调整好放在小碗里面,贴着碗壁放,用皮筋固定住。再把纸浆糊在塑料袋上。他们将找到的方法在点评环节和全班同伴进行了分享,他们兴奋的语言和表情表现出他们对于自己的成功的激动和自豪。

  教师反思:

  面对“如何造碗”的初始困惑,久久和子皓主动求助,教师以“你们需要什么帮助?”的开放式提问激发其自主思考,引导他们向同伴征集创意。孩子们大胆尝试气球与建构纸碗,虽遇“气球滑落”、“纸碗粘连破裂”等挫折,但展现了宝贵的坚持性和问题解决意识。同伴互助成为关键,心毅基于气球灯经验提出“隔离层”设想,三人合作验证了塑料袋的有效性,并在分享中洋溢成功喜悦。整个过程凸显了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实验亲历材料特性(光滑面附着难、硬模易粘连、隔离层作用),其自主发现问题、借助集体智慧、反复尝试并最终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令人赞叹。这深刻启示我们:珍视探究过程中的“意外”,相信幼儿潜力,善用同伴资源与有效提问,比追求完美结果更重要,失败恰是通向理解与自豪的阶梯。

  裂开的碗与三根手指的秘密

  久久、子皓和心毅的情绪感染了其他孩子,他们也纷纷想加入到造纸碗的队伍中来。子皓和心毅在第二天的造纸活动中,用上了昨天分享的好办法。第三天,新的问题出现了。心毅造的纸碗薄碗像蛋壳一捏就碎,子皓造的纸碗非常厚,沉甸甸能当镇纸,却在晒干时裂开了个大口子。 “看!裂缝像闪电!”心毅惊呼。孩子们把问题碗摆在桌子上,化身侦探寻找线索。子皓摸到裂缝深处湿润的纸浆:“里面还是湿的!”教师顺势引导:“为什么里面还是湿的,外面干了?为什么湿乎乎的就裂开了?”在旁边会动的小车区域里的孩子也被他们的碗吸引了注意力。他们聚在一起用放大镜观察裂缝,在记录纸上画下发现:

  1. 裂痕从厚处向薄处延伸(箭头标记)

  2. 厚碗内部颜色深(标注“水滴表示湿”)

  3. 薄碗碎片边缘毛糙(画“小刺”图标)

  发现问题后,孩子们针对问题再次进行尝试。

  解决方案大探索:

  1. “三指神功”诞生:子皓发现三指并拢抹浆最均匀(厚度约硬币)。

  2. 维加固术:心毅尝试在纸浆混入纸巾碎条,碗边韧性大增。

  3. 干燥革命:孩子们用树枝搭三层晾架,给碗坯盖湿纱布定时翻面。

  当第一只完美纸碗诞生时,孩子们爱不释手的在手里摆弄,互相传阅。

  教师反思:

  幼儿通过实物解剖发现干燥不均,形象理解水分梯度蒸发。教师引导孩子用符号记录裂缝走向,培养他们观察表征能力,为深度探究埋下伏笔。

  面对干燥裂缝问题,幼儿通过触摸湿润内层发现核心矛盾。教师引导其理解水分梯度蒸发原理。幼儿自创的“三指抹浆法”“纤维加固术”,正是“用实验验证猜想”的科学思维雏形。

  把春天封印在纸里

  幼儿园的黄金菊绽成金色瀑布时,瑞瑞举着落花冲进教室:“快看!我们的黄金菊!”孩子们挎着小竹篮穿梭花径,酢浆草、绣球花瓣很快堆满造纸区。 “我要做漂亮的花朵纸!”童童把黄金菊花瓣铺在了纸碗上。很快做出了一个铺满黄金菊花瓣的碗。

  第三天,“花瓣变咖啡色了!”瑞瑞指着昨天的作品惊呼。小科学家们立即针对这个现象展开了讨论。伴随着孩子们的发现和兴趣,我们开展了科学活动“花瓣为什么会变色”。在了解原因后,孩子们询问了“豆包”如何保存花瓣的颜色。

  孩子们自发组成了不同的小组,记性了保色保卫战:

  A组试鲜花生压(24小时氧化变黑)

  B组用微波花(保色但易碎)

  C组明矾水浸泡(成功锁住颜色)

  子皓独创“水下世界”技法:先铺铜钱草当水草,轻盖纸浆做海水,最后点缀绣球花当游鱼。当半透明的花瓣在纸浆中若隐若现时,孩子们屏住了呼吸——“春天被我们抓住了!”

  教师反思:

  幼儿自发追求花瓣的审美呈现,在解决变色问题时展现出跨领域的洞察力。教师对于幼儿的兴趣和无法通过自主探索解决的问题,开展了对应的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知识。并利用AI技术帮助幼儿进一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供明矾等材料拓展探究维度,支持其发现化学定色的神奇,这正是“探索工具材料的特殊用法”的艺术实践。

  会说话的毕业礼物

  毕业倒计时启动时,彤彤在花草纸上画下两个手拉手的小人:“我要把友谊锁在纸里!”这引发创意风暴:

  心毅造黄金菊花碗:“妈妈泡茶时就能想起幼儿园的阳光”。

  童童发明夹层信:中层嵌入全班孩子自画像。

  肉肉捏纸浆字母:“把好朋友的名字种在碗底” 。

  毕业礼物制作如火如荼的进行,孩子们将自己制作的毕业礼物一一和同伴分享交流。

  教师反思:

  幼儿将技术成果转化为情感载体,赋予物品生命温度。阳光下,那些嵌着花瓣的纸页微微颤动——那是无数双小手赋予的生命脉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剑湖街宋剑湖幼儿园    电话:0519-8838280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